韩愈的诗晚春二首其一(精选摘抄89句)


韩愈的诗晚春

1、韩愈的诗晚春繁体版图片

(1)、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2)、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3)、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4)、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5)、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珍惜时间,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6)、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m.taiks.com)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7)、(注释)①扬花:指柳絮。②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③才思:才气、才华。④解:懂得,知道。

(8)、此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人全用拟人手法,糅人与花于一体,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0)、《晚春》的第一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描写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11)、赏析  韩愈说,于是它们只得把自己的花散向天空,竟然化作了那漫天的飞雪。

(12)、------------------------------------------------

(13)、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

(14)、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于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1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6)、(解析)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竟相争妍斗艳。“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还能“斗”,所以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草树”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7)、参考: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18)、(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字用得好?请赏析。

(19)、译文: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20)、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2、韩愈的诗晚春二首其一

(1)、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2)、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3)、①榆荚: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4)、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5)、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6)、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7)、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8)、①芳菲           ②榆荚       

(9)、《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全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中考诗词鉴赏|七下《竹里馆》深度解读+考点揭秘

(11)、  为什么韩愈这么说呢?因为杨花是白色的,榆荚花也是白色的。这场晚春的“斗芳菲”就好比作画比赛,人家都姹紫嫣红地画开了,而它们俩呢,就像站在一张白纸前面的两个才子,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才思啊,怎么下笔?

(12)、杨yáng花huā榆yú荚jiá无wú才cái思sī,惟wéi解jiě漫màn天tiān作zuò雪xuě飞fēi。

(13)、作者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14)、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15)、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16)、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17)、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B.本诗寓理于景,启示人们要珍惜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

(19)、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20)、(答案)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3、韩愈诗晚春解释

(1)、译文:龙飞白水的故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偶然看到当年的遗迹,便向耕田的农夫发出问询。已经遭到发掘的坟墓就在官道上,这里什么地方还有刘秀的近亲吗?

(2)、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3)、《晚春》唐代韩愈,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5)、参考:“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6)、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之约作于元和十年(815)之后。因十六首诗非一时所成,故仍以单篇视之。此诗为人所称道者有二:一是巧妙的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人晚春郊游,即景名篇,通体采用拟人,草木因“知”而“斗”,因“无才思”而少“解”,轻快诙谐,颇有动感。暮春时节的沉重情调皆烟消云散。

(7)、《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8)、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9)、  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10)、韩愈《晚春》一诗中,写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是:         ,        。

(11)、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12)、《晚春》的第一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描写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13)、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14)、赏析 韩愈说,花草树木都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了。

(15)、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16)、(答案) 韩愈  退之  韩昌黎  唐代  文起八代之衰

(17)、  这两个原本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才思的才子,把眼前的白纸撕成了碎片,撒向天空,化作了满天的飞雪。大家说,这杨花和榆荚花是有才思还是无才思呢?这场晚春的比赛,究竟谁胜了呢?很显然,大家都在最后的春光里展现着自我,而杨花和榆荚花却化作了漫天的飞雪,造出了早春才有的风景,以此来留住春光。这两位“才子”,事实上是韩愈这个作诗人,真可谓才高八斗,技压群芳啊!

(18)、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1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4、韩愈的诗晚春二首

(1)、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2)、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该诗创作于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韩愈年近半百时。

(3)、  诗名《晚春》,感觉韩愈这首诗和他前面的《春雪》颇有“渊源”,《春雪》写的是早春时节,依然白雪飘飘,没有花开,于是雪成了早春的飞花。而《晚春》呢?结尾却又出现了“雪飞”,这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原诗:

(4)、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5)、简答的话如下 将花草树木拟人化,诗人通过草木有“知”,花有“斗”,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的美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6)、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7)、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8)、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9)、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10)、   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中唐诗人—韩愈的名篇《晚春》,看看一代文豪,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笔下的暮春景象及惜春感悟。

(11)、(唐)贾至、王维、岑参《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12)、(答案) ①fēi     ②yú jiá 

(13)、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去,因此它们费尽心思争芳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洒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飞舞。

(14)、              ,百般红紫斗芳菲。

(15)、(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杨花榆荚漫天飞舞的情景,抒发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16)、(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惟”“漫”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17)、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8)、   十首有“颜色”的诗词,每首都好听好看

(19)、             ,          。

(20)、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5、韩愈诗晚春全诗

(1)、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4)、(解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竟相争妍斗艳。所以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5)、(3)结合写作背景,后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我们什么?

(6)、《晚春》唐代韩愈,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8)、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9)、《晚春》作为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