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句子精选100句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

1、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语句

(1)、有的学者认为,《论语》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连”,实则不然,《论语》并不是随意编排的书,而是有一定逻辑结构的。全书20篇,每篇有一定主旨,各篇之间也有一定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学而篇》以论学为主题,涉及孝、悌、忠、信、义、礼等,讲的主要是学做人,即修身、处世、交友、为君、理民之道等,说明人非学不足以成人。《为政篇》主要围绕为政、君子、为学等问题展开讨论,强调为学先于为政,所以次于《学而篇》。《八佾篇》集中讨论礼乐问题。礼乐是为政的基本途径,所以次于《为政篇》。《里仁篇》以仁为核心,讨论仁德修养。仁为礼乐之本,所以次于《八佾篇》等等。很多学者还指出,《论语》首章和末章安排也大有深意。马一浮说:首章是始教,意主于善诱;末章是终教,要归于成德。从《学而》为学的悦、乐、不愠三个阶段开始,最终达到知命、知礼、知言的人生境界,就能进入圣贤之域,阐明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而成人,学而成君子,学而成圣贤。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3)、孔门之学与教,都围绕“仁”来生发,“求仁”是儒家实践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一方面由近及远,下学上达,学以成人,学以致道,求仁得仁,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内圣外王,修己安人,成己成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实现理想社会。孔子的“仁”不是纯粹哲学思辨构建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生命成长、人格提升过程中,在性与天道融合,天人合一中完成的,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特质的“圣学”,即以仁为终极境界的成圣之学。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白话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0)、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1)、白话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2)、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3)、人人都希望富贵,但如果是通过做违背道义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那对于君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了。

(14)、君子周急不济富。——《论语·雍也篇第六》。

(15)、《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18)、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9)、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20)、格物是修身治学的第一个科目,如果一个人立志读书修道,还因为自己穿得不好、吃的不好为耻,那就等于还没有入门,就不必和他谈论学问了。

2、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句子

(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2)、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3)、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吾日三省吾身”。业无诚不兴、人无信不立。为人诚实,查找哪里还有欠缺,哪里还有不足,反省自己。修己、对人,诚信光明。不欺骗,不自欺欺人。在其位者,谋人谋事要尽心,不敷衍、不苟且。

(6)、《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8)、君子会去周济那些需要救助的人,而不是使得富人更加富裕。

(9)、(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10)、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11)、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白话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1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中的50条金句,每一条都值得细细品味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学习、虚怀若谷,才能增进知识,不断进步。学习是终生的,虚心才能得到传授。三人行必有我师,诠释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16)、何为“耳顺”?也就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斤两,坚持自己的立场。《论语·微子》中记载到: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和桀溺在知道孔子二人身份后,不但没有指明方向,却对子路说“坏人坏事像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指孔子),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孔子并不同意见不同者争高下,哪怕人人都想要逃避现状,不理解他的行为,可他还是要坚守自己的道德责任,努力去改变现状。

(17)、总之,孔子不仅仅是位身在高处的圣人,更是亲近百姓的老师;孔子所传递的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人生的准则。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作为民主d派成员,我要把《论语》中的“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中国共产d是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这一百年中国共产d的奋斗历史,同时也要学习几十年来中国国民d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d的合作历史,不断夯实与d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忘合作初心,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20)、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3、论语中有哪些关于道德修养的名句

(1)、(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2)、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3)、“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5)、选自《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民革天河区基层委第八支部此次参与开展的团结报“品读经典”活动,不仅仅是一次诵读,更是一次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民革d员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10)、《论语》是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借鉴意义。譬如,儒家“仁爱”思想与孙中山先生“博爱”精神相契合;儒家的家国观念使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社会、对国家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

(11)、博爱牵手,创建社会服务品牌。支部以“博爱牵手”为主题,开展教育、医疗、法律援助等各类帮扶。2018至2021年为天河民革小学(清远市横水岭小学)提供教师培训、跟岗学习、送课交流等活动。2018年、2019年分别与珠吉街道、车陂街道结对共建,为吉山小学、昌乐小学学生开展义务脊柱筛查。支部还多次赴贵州纳雍开展医教帮扶,协助拓展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12)、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13)、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14)、17岁时,其母逝世,《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到,正值孔子丧母时,季氏要大宴鲁国士族子弟,登记注册,确定身份。孔子为了不致丢了身份,着丧服前往,被阳货挡在门外。他说,季总理今天是宴请士族子弟,您的身份好像不够资格,我不敢让您入席。孔子就这样被赶走了。在孔子的17岁,一个家臣都看不上他,但在其20岁时鲁昭公却把鲤赐与孔子。可见孔子并不因为别人的质疑而选择自我怀疑,相反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君子胸怀坦荡,心胸宽广,小人时常忧心忡忡。

(17)、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18)、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会听信毫无根据的传言,更不会到处传播。

(19)、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20)、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实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爱面子,喜欢不懂装 懂,这就是不踏实,不认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4、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有哪些

(1)、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论语》的主体思想是仁学。徐复观说:“《论语》一书,应该是一部‘仁书’,即是应用仁的观念去贯穿全部《论语》,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论语》”。《论语》以书内分篇、篇内分章、章内分节、节内分段为形式,内容上全都指向仁,“一贯之道”就是“仁”。在孔子看来,“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仁”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又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在《论语·述而篇》中,他一方面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仁”似乎远在天边,高不可攀;另一方面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似乎近在眼前,当下即是。

(4)、提起孔子便逃不开“圣人”一词,朱熹更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来评价他。但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本文便从此探寻他的处世之道。

(5)、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巴尔扎克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马克吐温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雪莱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西塞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周扬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培根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富兰克林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魏晋)嵇康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仇视那些寄生虫和剥削者、二流子、怯懦者和懒汉。——凯洛夫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Bacon,Francis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苏霍姆林斯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康德美德对于每个人,都是善;不道德对于每个人,都是恶。——莎甫慈伯利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契诃夫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忍耐——肉体的小心和道德的勇气的混合。——哈代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佚名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赫胥黎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康德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杜威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苏霍姆林斯基体也,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毛泽东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恶又不报善。因为它不是根据正义而是根据力量。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般说来,在世俗事务上它总是替为非作歹者撑腰。——茨威格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喜欢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己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马克.吐温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

(7)、译文: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8)、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论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9)、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0)、读《论语》还要与人生和现实结合,知行合躬行实践,以完善人生,匡正社会。在这方面,古圣先贤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熹《四书集注》中引用了四条程子论读《论语》的话,其中第二条:“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是指读了《论语》以后对我们身心性命有什么影响。“全然无事”说明没有影响,“得一两句喜”就是读懂了一两句感到快乐,“知好之”就是喜好上了这本书,手舞足蹈是内心受到感动,兴高采烈的行为。第三条:“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思是读了《论语》以后不仅是一时感动,还会潜移默化,天长日久,让一个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变化气质,提升人格境界。第四条:“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这是指读《论语》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理解会越来越深入,从文字文意,体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11)、《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13)、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14)、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6)、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谢遐龄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5、论语中对道德的描写的名句

(1)、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第六》。

(2)、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3)、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君子能够每日不断进步,来追求仁义道德。小人每天都在堕落,去追求钱财名利。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8)、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9)、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10)、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1)、(注释)君子懂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12)、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3)、(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1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5)、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6)、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9)、何为“不惑”?于丹认为: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的打击,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那什么是“中庸”?《论文》有一则提到,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友谊?孔子说,看到朋友做了错事要善意的指出,如果实在不听便不必再说,不用大包大揽。不过于亲密也不至于疏远,就是中庸在友谊中的体现。而《论语·宪问》中的另一则提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用公正来对待仇恨,不用宽恕他也不必报复他,让他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偏爱也不仇恨,则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中的中庸之道。

(20)、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