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里有名的句子(精选摘抄146句)


孟子有名的句子

1、孟子最有名的句子

(1)、孟轲,字子舆,又字子居,见《汉书》并《孔丛子》,又《圣证论》字子居。曾参字子舆,参当音参乘之骖,今读为森。子居或是车讹,车因舆讹。

(2)、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3)、这句话是在强调内因的作用。人一定是自己轻侮自己,别人才会有轻侮你的想法和举动。一个家和一个国家,都是这样。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5)、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5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0)、作为同一个人,颜师古注释不同的书,记载孟子之字竟然不同。《汉书·艺文志》注引《圣证论》作“子车”,与后来《太平御览》所引“子居”不同。因此,后人又在《急就篇》这段注释之下加上一句校语“居一作车”,来弥合抵牾。

(11)、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

(12)、(出自):《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师动词,奉老、养老的意思,第二和第三个老是名词,老者的意思;第一个幼是动词,养育幼儿的意思,第二和第三个幼都是名词,幼儿、幼小的意思。

(16)、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7)、点评:人生之事十有八难如人意,没有人可以万事如意,所以我们要学会取舍。生命很重要,道义更重要,如果只能选择一种,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能丢掉道义。

(18)、关于孟子的字为何会失传,魏晋时人所撰之《徐干中论序》有一个有意思的解释:“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以姓名自书,犹至于今厥字不传。原思其故,皆由战国之世乐贤者寡,同时之人不早记录。”这段话讲述了两个原因。一是荀子和孟子都自书以名,二是当时的人没有及时记载下他们的字,所以才为后世所不详。

(1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0)、(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2、孟子里有名的句子

(1)、(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2)、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3)、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感悟)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7)、孩子的自主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看到如此专业权威的师资阵容,如此经典的课程内容,如此有趣的教学方式,你还等待什么,动动你的手指,扫码赶快报名吧!

(8)、(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9)、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明太祖朱元璋读到《孟子》的这些话的时候,非常震动。他深感孟子的类似的话会动摇皇权,让人把《孟子》不利于皇权的章节都删掉,最后删了一百多处,成了一本《孟子节文》。

(10)、(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11)、综合上述明清两位学者的见解,方以智先是指出了“子居或是车讹”,梁玉绳则进一步指出了“居”、“车”乃系“音同而讹”。同时,梁玉绳还以文献中具体用例指出古代“车”、“舆”通用的事实。还捎带指出《广韵》所云“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之不确。的确,《广韵》所释过于牵强附会。“轲”指轴用两木接续的车。《说文解字》车部云:“轲,接轴车也。”从名与字呼应关系上看,“轲”与“车”或“舆”都有辞义上的关联,而与“居”则缺乏关联。

(12)、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3)、(解释):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14)、(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15)、把(春秋末期晋国豪富)韩魏两大家庭的财产附加给某个人,他仍然谦虚谨慎,那么他的品质就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16)、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17)、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1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9)、如此见人就怼的性格,历史上也算是独一份儿了。但是奇怪的是,当时的君王都没脾气吗?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孟子当中的名句

(1)、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

(2)、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

(3)、(出自):《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简单来说,就是皇上要对老百姓好一点。而这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当时君王的治国政策。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8)、(解释):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9)、(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10)、自孔子开始,儒学文化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孔子俨然一副“武林之王”的姿态,成为百家的潮流引领者。

(11)、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12)、(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3)、◆ 1-6年级开学准备攻略大全来了!转给家长、孩子,备战新学期!

(1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尽心上》

(15)、释义: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16)、(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17)、比如孔子曾经宣扬过:每一个人都要有爱,但又没说清,到底要怎么爱……

(18)、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最后由孟子全面概括了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就是“五伦”。

(19)、到魏国时,当时的魏王也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不仅被齐国和秦国接连胖揍,还丢了土地,没了儿子。所以当得知孟子来游历的时候,便很直接的说了一句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0)、(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4、孟子著名的句子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神奇的是,这样一种近疏亲敬的人伦,无须互通,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仿佛有着一种共通的认知。

(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名轲,邹人,子思弟子,有列传。师古曰:《圣证论》云轲字子车,而此志无字,未详其所得。

(5)、没有人喜欢小人,而不尊敬君子。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凡事以道义为最高原则的人,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一个自私自利、不讲道义的人,一定是很少有人帮助他。

(6)、(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媒:男方的媒人;妁:女方的媒人。媒妁:婚姻介绍者(媒人)。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10)、(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11)、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

(1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4)、(解释)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16)、外加樊老师与任志宏老师强强联手,让整个课程再次拔高了一个level,让你了解更多不一样的孟子思想。

(17)、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9)、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的儿子)生卒年,鲁缪公(鲁穆公)的在位时间进行推算,孟子受业于子思是难以成立的。由此看来,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较为妥贴。

(2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孟子名句15句

(1)、所谓“有得便有失,有失也有得。”凡事不能求全,要想面面俱到,结果只会面面俱失。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就要有所不为,要想成就一件事,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2)、(解释):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3)、有时会得到未曾料到的赞美声誉,有时会碰到求全苛责的毁谤攻击。

(4)、58:子曰:唯发财与升官难仰也。近之唾手可得,远之遥不可及。孟子曰:如何近之?子曰:甚易,择吉时把短信发一发,向朋友问个好,可近矣。

(5)、(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7)、(感悟)不管什么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

(8)、(解释)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0)、(译文)人最重要的是人民,国家是将要的,而君主的地位是最轻的。

(11)、孟子说,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如《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施行仁政是“因”,上下同欲是“果”。或者说:施行仁政,是实现“上下同欲”的必由之路。

(12)、(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13)、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亦或者,对于子女的养育,也能在孟子的理论中得到答案。

(15)、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

(1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7)、(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0)、北宋陈彭年等编纂之《大宋重修广韵》卷四于“轲”字下采“子居”之说云:“轲,轗轲不遇也。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又苦哥切。”南宋人毛晃、毛居正父子所撰《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二于“轲”字下又采《广韵》之说增益之云:“轲,车接轴,又孟子名。又哿个二韵。按《史记》,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取轲轴之义,当从平声。《广韵》个韵内注云,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则又音去声。今两存之。”其实《史记》并无孟子之字的记载,仅见于前述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的这一错误为后来的多种韵书所沿袭。

(1)、这就是孟子最著名的“养气”说!后来养气说从人格的发展到文章上,成为了影响很大的“养气”美学。

(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4)、(解释)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7)、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8)、“一曝十寒”比喻某些人待人接物的态度飘摇不定,忽冷忽热,无法善始善终,结果就算是最容易办成的事,也无法办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乏做事的才能,却常常一事无成,分析他们失败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学习知识,贵在持之以恒。积善成德,也贵在持之以恒。

(9)、樊登读书坚信:传统文化对人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经典不是活在几千年前的老文献,而是真正能够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论。

(10)、(道家秘法)太上七十二镇宅灵符(值得收藏)

(11)、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孟子

(1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点评:我们每个人都爱护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就要想到也应该同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和孩子。

(14)、12: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子曰:都对。我说:谋事要小心,保周全;办事要大胆,梦实现。小心又大胆,成功到永远。孟子曰:更对!

(15)、(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16)、(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7)、(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8)、(解释):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19)、孟子字未闻,《孔丛子》云子车,注一作子居。居贫坎轲,故名轲,字子居,亦称字子舆。疑皆傅会。

(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1)、人的一生)是祸是福都是自已种下的因果关系(招来的)。

(2)、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6)、古人生而命名,冠而署字。那么,亚圣孟轲,其字为何?检视之下,居然颇为歧异,没有定说。有云“子舆”者,有云“子车”者,还有云“子居”者。

(7)、    点评:人生之乐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人生的终极思考命题。在这里,孟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家人平安健康;无愧于心;得英才教育。这真是有识之士的志向和胸怀呀!我们活在世上,只求平安喜乐,无愧于心,只求做好本分的事情。

(8)、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9)、而这时候需要一个扛旗之人存在。谁又能胜任这个位置呢?

(10)、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感悟)不管什么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

(13)、(出自):《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14)、图片来源于作者(伊吹五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5)、(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16)、(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17)、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18)、(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19)、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0)、我们做事也是这样,占到天时和地里固然是好,但是没有必要去迷信这个,非得要求天时地利,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和,占到了天时地利,却没有人和,事情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相反,人和往往可以弥补天时和地利上的不足。

(1)、这也是孟怼怼的第一次怼人,从这之后,孟子仿佛开启了一项神秘天赋,见人就怼。

(2)、古“车”“舆”通用,如秦三良子车氏,《史》于《秦纪》、《赵世家》、《扁鹊传》并作“子舆”可验。惟“居”字恐以音同而讹。颜师古《急就篇》注“孟子字子居”,《广韵》去声“轲”字注云“孟子居贫轗轲,故名轲,字子居”,疑非。

(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4)、(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