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五个层次需求(精选摘抄114句)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一切的根本

1、弗洛伊德 性是一切

(1)、自我保持本能是一种适应性本能,它使人具有变通性,能够适应现实环境以及趋利避害。

(2)、达利干脆地承认,“我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和幻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这才是“比现实更重大的真实”。 

(3)、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内省或反思已经过时了;现代的自我提升观念,很少不是基于对于我们血肉之躯的改善。我们认为幸福(无论它究竟是什么)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目标。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人们这些年似乎不再晒日光浴或锻炼身体,而是“补充维生素D”或“释放一些内啡肽(endorphins)”。我们可能的确爱好冥想,但我们就不会被“将和尚放进核磁共振仪”的文章所吸引吗?我们可能的确喜欢吃三文鱼,但我们难道就不为自己“摄入了omega-3脂肪酸”感到庆贺吗?最近有个朋友告诉我,由于“大脑辟谷”的帮助,他从一段短期抑郁症的发作中恢复了过来:自然睡眠、长途散步、以及大量的绿色蔬菜。它不是“百忧解”,但它们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通过外部的生理措施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阿道司·赫胥黎(AldousHuxley)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开心药”,使人们再也不用体会不必要的情绪,而是可以生活在一种永久的幸福之中。我们都知道,赫胥黎的这一著作是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但是,正如米歇尔·侯埃勒贝克(MichelHouellebecq)的小说《原子化》(Atomized)中的角色所说:“每个人都说《美丽新世界》是一场极权主义的噩梦……但这是伪善的胡说八道。美丽新世界正是我们心目中的天堂。”从某种意义上说,美丽新世界就是现代这种逻辑的完美终点。此时,反思和内省被彻底地抛弃,以换取完美精确的生理干预。

(4)、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无论他/她经历过什么,都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记忆对我们如此重要,当我们仔细去想,才会意识到这一点。

(5)、损人不利己者,除非是报复,就是常说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终身不利己者,没有财力没有资源,又拿什么损人呢?因此,这种情况是偶尔为之。终生损人不利己者,查无此人。

(6)、园园给大家再划一下重点:1月12-13日是集中签约日,是整个预签约期内促签奖最高的两日,还剩三个小时,促签大奖要缩水啦!请大家务必抓紧时间!

(7)、大家可以前往基地触摸屏查看安置信息,所有的公示内容和签约情况统统一清二楚,不存在任何猫腻!

(8)、比如,他会问:“你刚刚说你看见条纹状就会恐惧,关于条纹,你能想起什么呢?” 

(9)、心理咨询界也逐渐取消了“病人”这个称呼,以“来访者”代替。 

(10)、人类在“去感情”,我们正在变的越来越理性、麻木、机械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像一台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

(11)、弗洛伊德提高了梦的地位。他说:“梦是通往潜意识最独一无二的途径。”从此,想要了解自我的人们学会了认真地去对待梦。 

(12)、年轻的时候,在催眠医师那儿实习过,亲眼见过催眠能让“病人”回忆起一些遗漏的重要经历,然后就奇迹般地治愈了。

(13)、我们的语言、情感、生活趋向于格式化,我们的基因也正在一段接一段地被破解,新的人类生命可以预先按需设计,人类正在沿着一条不可逆的路径走向机器化。

(14)、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做出每个顾客理想中性爱伴侣的样子...

(15)、由于荣格的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而里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界限不清,几种类型的特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论述部分内容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为这种简单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有内外倾分量表。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内倾性与外倾性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们由许多特质构成。

(16)、1900年前后,随着他的第一幅天顶画《哲学》的公开展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就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78位维也纳大学的教授联名致信教育大臣抗议克利姆特的作品。教育大臣哈尔特男爵坚定的站在克利姆特一边,所以克利姆特并不为所动,并在1901年和1903年分别展出了他为维也纳大学创作的另外两幅天顶画《医学》和《法学》。这两幅画引起了比《哲学》还要猛烈的批评,甚至连当时已经成为议会重要d派的基督教社会d的领袖、维也纳市长卡尔·鲁格也站出来批评克利姆特。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呼声,哈尔特男爵只能放弃自己支持克利姆特的强硬立场,转而把这个问题冷处理。但教育大臣不想因此损害和克利姆特的关系,所以想通过为即将开放的分离派美术馆捐献一副名画作为补偿。大臣当然不会自己出画钱,所以就需要有人帮忙。而弗洛伊德的女保护人慷慨表示可以帮大臣弄到画,条件是弗洛伊德必须成为教授。于是在1902年,当克利姆特即将从思想阵地缩回到画家的角色时,弗洛伊德激动地在日记上写到“法令通过了,弗洛伊德被任命为教授”。

(17)、对,就是那个可以和人类对话,并做出微笑、惊奇、厌恶、轻视等各种表情,并在最终下意识地说“是的,我将毁灭人类”的机器人索菲尔。

(18)、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上演那些无趣的生活。

(19)、其实,不仅是童年经历会有这样的潜伏后果,哪怕在成年之后,当一个人遭遇了特别痛苦的打击,也会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情结。

(20)、在弗洛伊德之前,很少有人一本正经地去研究梦,那听起来多么不“高大上”啊,就像一个三流巫师在不务正业地神神叨叨。 

2、弗洛伊德五个层次需求

(1)、他的理论看似艰涩幽深,但说起来,每个人都懂。

(2)、也有人提出过双性理论,也就是雌雄同体,解剖学是认可的:早期的人类是双性的,在进化过程中,单性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这种生理上可被证实的雌雄同体与心理上的雌雄同体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3)、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本身,并不如弗洛伊德所代表的东西重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要抓着弗洛伊德不放?他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甚至使1980年代和90年代爆发了所谓的“弗洛伊德战争(FreudWars)”。这场战争的一方,用科学史学家约翰·佛雷斯特(JohnForrester)的说法,是一群“如果没法不让弗洛伊德出生,就希望能让他所有的作品和影响都消失得一干二净”的作者们。的确,我在写作这篇文章时遇到的一个很大困难就是找不到能对精神分析持客观中立观点的人,我也坚信我不论写什么都会使一部分读者感到不高兴。保存主观性?挺好的啊,我支持。但为什么不丢弃精神分析这个饱受争议的累赘、采取比如欧文·亚隆(IrvinDYalom)的存在主义心理咨询方案以应对生活的挑战呢?为什么不接受维克多·弗兰克(ViktorFrankl)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欲求置于首位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或将主观性放在一切之前、哲学领域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传统呢?

(4)、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5)、1)外倾思维型(the extroverted thinking type)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7)、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特别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耳闻目睹了这场战争中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等现象,似乎觉得按其原先的理论难以解释。这促使弗洛伊德不得不又重新思考本能理论,提出了“死的本能”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为称为“生的本能”。

(8)、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既然他人与我们不同,那么,他们看待事物、表达自己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弗洛伊德最早的门徒之一阿德勒(Adler)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

(9)、在自然界中,具有生存、繁衍和创造物种的作用。但在人类,基本不存在纯粹的性本能。人类的性行为既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生物性,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高度发展的社会性,心理活动在其中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10)、于是,他试验了一种极其随和的方式:和“病人”轻松地聊天,让“病人”放下防备,进行自由联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11)、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些学者所称呼的“神经文化”中,即大众和科学意识将人类生活理解为,如巴塞罗那大学的费尔南多·维达尔所说的,“身为,而不是只是拥有一个大脑”。现代心理学的反馈回路因其唯物主义而引人注目。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被指导服用如氟西汀(Prozac)之类的抗抑郁症药物,正是因为我们认为情绪根本上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需要进行物理干预。你具体如何思考自身的处境并不重要;改变,仅仅关乎如何从大脑层面调整“人肉机器”的运行方式。

(12)、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压抑都源于性,这是逃避意识自由的谬论,性只是压抑的形式之社会人文赋予个体产生的欲望,还跟个人境遇有关。如果说一切行为都是源于性,可以让弗洛伊德建立学术宗教的同时,在政治正确的环境生存得更好。又或者是弗洛伊德个人内心有狂热的宗教情节,这对于一个心理学家,人文学家,哲学家,都是不合适的情绪。

(13)、即使近100年来,孩童的地位显著提高,父母也有心好好照顾子女,可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正视过儿童的心灵感受,同时也因为大多数成年人都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着,本身活得粗糙又无奈,无暇顾及那么多。 

(14)、这不仅仅关乎处方药。当今的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形式,即之前被称为“谈话疗法”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是非常反弗洛伊德的。我在上文提到的老咨询师就是一个CBT的专家,她是一名将我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杰出医生。但是,我对CBT的体验,简直不能离对灵魂深处某些黑暗地带痛苦神秘的发掘更远了。在CBT中,痛苦的心理状态的内容和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而对世界充满沮丧或恐惧的思考方式被简化为了一种如鲠在喉、类似错误算法的东西。我为什么认为自己处于某种难以捉摸但本质上空虚、因而应当去死的状态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学会分析无用的思维模式、并对它们进行纠正。如果说精神分析是天主教的告解室,那么CBT就更类似于冥想用的坐垫、或马可·奥勒留作品的一章。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对想法做出反应,而不是这些想法本身对人的内心有什么意义。

(15)、利己利他者,总让涉事各方都能获取一些利益,要么合作共赢,要么走科技发展之路,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或保障利益。这就是善良与博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这种人,当他对损人利己者看不惯的时候,也会使出雷霆手段惩恶扬善。

(16)、是的,你没看错!到2045年,人类和机器人恋爱、结婚,甚至同他(她)们抚育孩子,或将成为现实!

(17)、可你知道吧?索菲尔不仅仅会唬人,她还会和人约会、调侃,消除你无边的寂寞呢?

(18)、是的,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不完整,所以我们对自己所缺的东西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通过别人的给予/馈赠而变的更加完整。

(19)、相反,精神分析则建立在以下基本信念上:主观经验更加重要,反思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是有力量的。因此,其治疗模型植根于对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对话。精神分析的基本立场是极其赋权式的:精神拥有自己的土壤,如果我们可以学习着以正确的目光看待它,就可以开始辨认并绘制自己内在的思维图景。这种转变可能并不那么剧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的谈话疗法的目的是“将神经症的痛苦转化为正常的不开心”——但它也并非微不足道。正如哈斯特维特(SiriHustvedt)所说,评价精神分析及其后继者真正只需问一个问题:“言谈可以使人摆脱症状吗?”精神分析最根本的信念即是,仅凭主观内省、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图景。

(20)、梦长期被贬低。在许多思想家看来,睡眠时大脑放弃了理性的组织,所以梦不过是一种幼稚、混乱、不值一提的低级频率,就像一个成熟的大人听幼儿的胡言乱语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3、弗洛伊德30句经典

(1)、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2)、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向于感觉功能的。他们头脑清醒,倾向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但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外倾感觉型的人,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他们一般情感是浅薄的,直觉压抑的。

(3)、尽管我们对梦仍然知之甚少,但弗洛伊德让我们明白:梦是我们重要的一部分。

(4)、女性的俄狄浦斯和阉割情结的经验和男性经验完全不同。像男孩一样,女孩的初恋对象也是母亲。但和典型的男孩不同的是,男孩一生中的恋爱对象仍然是女人,而典型的女孩却必须把对女人的欲望转向男人——首先是她的父亲,以后是其他替代父亲位置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的看法,女性的恋爱对象从女性转向男性,这个时刻是从女性认识到她没有阴茎、她是被阉割时开始的:“(女孩)注意到兄弟或玩伴的阴茎,那是明显可见和体积颇大的,她们立即意识到,这比她们自己的小而不显眼的器官(阴蒂)要优越得多,从那时起,她们就成为阳具嫉妒的受害者。”

(5)、看啊,整段对话,GoogleAssistant表现的自然流畅,丝毫没有出现任何滞后和逻辑错误,对方那边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竟然是在和AI对话。

(6)、但是,正是因为弱者都做不到这一点,而且总是对强者盲目崇拜,给强者创造了割韭菜的机会。

(7)、最后,由于他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徒抢劫,才同意去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去世。

(8)、多尔多第二轮读书会开始了!4月27日起每周三早10:00-11:我们在这里等你!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9)、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10)、再看第二种关系,强大的总是能吸引弱小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也是一种“虹吸效应”。而弱小又不能靠近强大,否则就会灰飞烟灭,比如地球如果真的靠上了太阳,那地球就被烤焦了,地球上的一切文明将彻底消亡。

(11)、在这种矛盾的背景下,神经心理分析挺进着,试图通过来自大脑的体验补充对于大脑的研究;试图用神经科学解释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所描述的“意识的奇迹——一扇窗户在阳光照耀下的非存在之夜,突然打开。”

(12)、当这些客观上处于被遗弃状态的女性,因为长期的性压抑而变得神经质、情绪化、精神抑郁、易怒甚至出现生理疾病时。二十世纪初的男性并不愿意从最显而易见的角度去理解她们的症状。相反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去解释她们的异常,然后统称为“歇斯底里症”。当时的医学对歇斯底里症做出了各种解释,但都出于“伪善之罪”而不愿意把明摆着的理由拿出来说,人们只是拿出来做!当然你们不要想歪了,并不是说医生来代替丈夫,相反医生只是采用“按摩疗法”来治疗歇斯底里症。当时这是一种公开的治疗手段,一般都是私下进行。人们用一切可以找到的借口来掩盖歇斯底里症的真相。

(13)、以后,机器人或将比你自己还了解你,比你最知心的朋友还知心,乃至可以当你的灵魂伴侣!

(14)、这个,现在Google“造人”,已经它初具雏形。

(15)、从我(指弗洛伊德本人)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梦的隐意里的确包含着儿时的某些经历,而且这些经历可以把整个梦都反应出来。

(16)、显然他还不知道,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终有一天会归于平静,并在平静中活得更永恒的力量,直到天长地久。

(17)、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于直觉功能的,他们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并不断地寻求新的可能性。他们对于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有发展前途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并且不断追求客观事物的新奇性。外倾直觉型的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荣格认为,商人,承包人,经纪人等通常属于这类型的人。

(18)、弗洛伊德就是在这个世界的坚壳上打破了一条缝的人,让涌动的梦境像一缕妖烟,飘了出来,路过世人面前。

(19)、然而,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越发达,人和人的独立性就会变的越强。之前我们的完整都是靠别人弥补,今后我们的完整都是靠自己弥补。

(20)、轮船的发明让殖民地粮食涌入欧洲,俄国废除农奴制和铁路的建设让俄国农产品直接冲击了中欧的粮价。粮价低迷让地产贵族在经济上变得日益窘迫,而新兴的奢侈品和风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从英国式礼服,到新发明的留声机、电影院、汽车和豪华游艇的价格又一个比一个高。于是在二十世纪初,贵族阶级在城市生活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边缘化,其直接结果就是社会伦理的布尔乔亚化。

4、弗洛伊德人生三大需求

(1)、深感自己的匮乏,女孩注意到,她的母亲也没有阴茎。女孩讨厌母亲的样子,她开始转向父亲,以弥补自己的匮乏。但是,女孩的爱恋向父亲转变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她拒绝母亲,并非没有极大的失落感。弗洛伊德指出,就像其他任何失去恋爱对象的人一样,女孩也会这样来处理自己的失落,那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取而代之,努力使自己成为被遗弃的恋爱对象。其结果是,女孩开始恨母亲,不仅因为母亲“低劣的”存在状态,而且也因为母亲是和她竞争父亲之爱的对手。开始时,女孩想拥有父亲的阴茎,接下来她渴求更宝贵的东西——一个婴儿,婴儿对她来说是阴茎的最终替代物。

(2)、弗洛伊德说:“在我之前,诗人和哲学家早就发现了潜意识,我只是发现了科学研究潜意识的方法。”他所谓的科学方法,其实主要是案例分析(包括他自己的个人经历),所以越来越入不了当代“科学家”的法眼。 

(3)、弗洛伊德却站在医生和学者的角度,用一种冷静、超脱的态度,直视深渊。

(4)、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意识之光照到了那些可怕的念头,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我就是有这么原始、丑陋、邪恶的一面。当一个人明白他的局限和龌龊之后,他反而通向了更多的自由。 

(5)、性爱伴侣——也就是说,要具备性魅力,能强烈吸引你,让你愿意和她(他)滚床单。

(6)、但也正是在大约同一时间,我发现了阿尔伯特·加缪(AlbertCamus)的作品、感到了它对于生命之崇高苦中作乐的接受,就像上帝把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从没吃过那些舍曲林,而是发现拥有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法已经绰绰有余了。我内心世界中最有意义的发现——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Dostoyevsky)、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佛教、工具乐队(Tool)——以一种类似纯粹思想的形式渗透了我的意识,使我将其吸收、并作为一名演员、存在者和见证人将它应用在现实中。

(7)、我们没有权利评判人性的原生属性和变迁属性的优劣。

(8)、我一个老心理咨询师的墙上有一幅弗洛伊德的签名照。这是她之前的一个病人——不知运用从什么勾当中学到的造假技术——制作并赠送给她的,是一张样式很经典的弗洛伊德照片:西装革履、不怒自威,还有一根抽了一半的雪茄。一次咨询中途,我问我的咨询师感觉弗洛伊德的理论怎么样。她答复道:“我觉得它们不怎么样。”

(9)、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10)、☞领取(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11)、真实的“talkingcure”不可能进展如此迅速,通常要花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引导来访者发现线索、疏通症结。 

(12)、无论走了多少曲径通幽的小路,你最终是要认知自我和整合自我。

(13)、论点2:精神病人的发展过程其实与正常人无异,“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神经质”(每个人=精神病患者)

(14)、同时,精神分析也带有明确的哲学目的:“认识你自己”。

(15)、2017年10月,这位人造美女已经被沙特授予了国籍。

(16)、怎么可能“没有什么吸引你的驱动力比性的驱动力会更加原始”?你能想起来除了性以外的驱动力吗?对呀,多了去了。

(17)、特别是童年的难堪经历,会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但却又掌握了巨大的报复魔力,在日后每一个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当时的情绪和应激行为就会无意识地重现,形成一次次的锁链轮回。

(18)、而弗洛依德就没这么颠覆了,他不是作家,也不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个勤劳的开业医生,必须遵循医学领域的游戏规则,而科学领域对心理医生的最高荣誉,就是成为维也纳医科大学的教授,得到这个头衔才能算是成功。所以弗洛依德也不能直接说“歇斯底里的根源就是你们把老婆当家具”,也不能像人生赢家克利姆特那样直接指出性焦虑的根本。弗洛依德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迂回路线,宣称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性欲和对性欲的焦虑,所以他先树立了一个理论基础,然后再把歇斯底里的性根源,作为这个规律的必然结论推导出来,这样一来就显得温和多了。弗洛依德用精神分析方法成功治好了好几位上层阶级女病人,考虑其他医生用的是“按摩治疗”,而弗洛依德博士用的是心理咨询,我们必须承认弗洛依德确实有两下子。

(19)、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20)、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自我本能是与个体生存相联系的一类本能,如求食、自卫等,其作用就是保存个体。自我本能还有对人格形成的意义,就是驱使人实现自我理想。

5、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一切的根本原句子

(1)、正如德国美因茨大学哲学家托马斯·梅辛革(ThomasMetzinger)所描述的那样,这种巨大的“人类形象的自然主义转向”是一切的根源,从宗教的缓慢死亡、到奇怪的宗教化超人主义运动的诞生。这,也就是精神分析使许多人感到奇怪、业余乃至无能的原因。

(2)、无论是聊天、催眠、梦境分析、沙盘游戏,这些做法都具有强烈的文学意味:招来深潜湖底的另一个灵魂,与之连接与对话。

(3)、2) 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4)、这是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和魄力。那只被无数人避之不及的“魔鬼”,因为弗洛伊德的平视,终于渐渐显露它的轮廓与五官。

(5)、不管你喜欢与否,性爱机器人时代都在向我们走来,掀起一场“性爱革命”。

(6)、在十位美国历史学家合著的《童年的历史》中,作者写道:

(7)、上边说到荣格在最初是支持和追随佛洛依德的,后因为理念不合分道扬镳,这跟现在的小年轻们还挺像,一个说:他不懂我,分手!一个说:三观不合,分手!当然这是调侃,不可当真。下边咱就说说荣格和佛洛依德究竟是什么理念不合。

(8)、这个“疯子”应该代表了每个人内心的放纵欲望。这也能解释人类层出不穷的战争。

(9)、这个解梦的过程听起来很枯燥、很不浪漫,是不是?

(10)、专家预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能模仿甚至超越人和人的体验。到那时,与性爱机器人“交流”可能让人上瘾,将来甚至可能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1)、但是对于一台性爱机器人来说,从外到内一切都是可以设定的。她的人性一点都不复杂,她真的很单纯,只要设定的程序不出问题,她今生永远都忠诚于你!

(12)、这两个人都敏锐地观察到了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也意识到了其他人拒绝直接回答的病根。施尼茨勒的作品里写的最多的就是性,卖淫、出轨、男性的出轨和女性的出轨。女性因为被男人欺凌导致的精神崩溃和自杀,女性对丑闻的恐惧而精神崩溃,施尼茨勒用文学回答了“歇斯底里”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女性的从属地位和被遗弃状态,还有“伪善之罪”所造成的在性问题上的不平等。

(13)、比如事业方面,这早已不是那个靠“拜码头”就可以成功的时代了,大哥带小弟混是江湖过去的传说,时代早就变了,社会越发达,人与人的独立性越强,这是一个多元化才能共存的江湖。

(14)、相比只有23岁的魏宁格,弗洛伊德是一个正常的维也纳中产阶级,恋爱结婚生子过着标准的中产阶级生活。所以弗洛伊德在这个问题上比魏宁格要成熟客观的多。弗洛伊德认为并不是只有女性、或者纯然女性性格的女性才是被性欲支配的,相反所有人无论男女都是被性欲支配的,从性欲得到满足、或者得不到满足当中形成了情绪,而情绪支配了人的行为。这种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都归结于情绪、非理性和无意识,甚至于直接归结于性欲的观点,比魏宁格更有颠覆性。在魏宁格看来至少存在着一种理性的“男性性格”,而弗洛伊德则宣布根本没有什么理性的男性性格,所有人都被欲望支配。这就颠覆了整个道德观的基础,所以维也纳人选择装没看见。

(15)、无论如何,弗洛伊德重拾了人类对于梦境的兴趣。好些作家都有记录梦境的习惯,他们把一个小本子放在床头,梦醒之后就飞快地把记得的情节写下来,因为梦总是溜得很快。心理咨询师也会借助来访者的梦境,破解这座冰山之下的秘密活动。 

(16)、当然,他这里所说的欲望,并不单纯指对异性的欲望,还包括各种快感在内。

(17)、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家却认为,梦预测未来的准确率和扔硬币的几率差不多,换句话说,梦不是指向未来的,承担不了先知的功能。 

(18)、所以:性变态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能每个人都有点。(每个人=精神病患者=反常性行为)

(19)、性兴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Freud引入原欲的概念。

(20)、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又不想纯粹根据概括着75亿人的生物化学理论生活。这是多么千篇一律啊!在这样的等式中有些东西丢失了,尽管我们很难说出它们究竟是什么。精神分析在人文学科中的幸存并非没有理由。弗洛伊德的著作引用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和歌德的《浮士德》;一个世纪以来,包括H.G.威尔斯(H.G.Wells)、弗吉尼亚·伍尔夫、J.G.巴拉德(J.G.Ballard)和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在内的作家,都被他的作品所说服。正如精神分析一样,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也将个人生活的丰盈置于首位,并将现实视为由主体、而非对象组成的世界。正如精神分析一样,人文学科也经常被形容与科学时代技术的冷血统治相形见绌而走向衰落。这两个领域拥有相似的追求,都被一个相同的直觉所指引,即,我们所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如何生活。

(1)、同时,丹溪草先生把人类在不断发展中,人内心趋利避害的心理活动而发生的人性变异积累,称为人性的变迁属性。

(2)、当我们弱小的时候,我们最应该拼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去细分领域中谋求第一或者唯然后不断壮大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强者。

(3)、8)内倾直觉型(the introverted intuitive type)

(4)、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5)、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靠近强大,但同时还需要坚持做自己。做自己,就是明白自己的特点,唯有坚持自己的特点,才能跟强大的进行差异化共存。

(6)、要让他们仔细回忆,真是每个人都有不少委屈呢:被漠视过、被打击过、被控制过、被践踏自信、被不公正对待,还有,或多或少见识过贫穷、猥琐、暴戾或死亡……也或多或少在孤独和恐惧中缩紧过自己小小的身体。

(7)、在社会伦理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性”的问题,所谈论的“女性”不能从性别意义上的女性来理解。世纪初性焦虑里的女性是从社会地位上定义的——也就是专指社会中上层阶级的女士。那时的欧洲社会,下层阶级女性在绝大部分问题上直接被忽略不计,只有体面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女士才算是女性。这一点巴尔扎克在《婚姻生理学》的开篇《婚姻统计学》里就说的非常清楚了:按1815-1848年间法国社会的标准,全法国能够算得上是“女士”的女性总计不过几千人,而巴尔扎克同时还指出上流社会的风流绅士则有接近一万人,这将近一万个青年才俊每个都自称有过不止一个情人。于是复辟时期和奥尔良王朝时期,已婚男子的环保使用程度和上流社会婚姻的真相,就被巴尔扎克用简单的统计学方法指明了。

(8)、同性恋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能够最快捷有效的毁掉自己整个生活的方法之一。在这个时代,一个男人被证明为同性恋,在社会生活上基本就被判了死刑。1908年,奥伊伦堡丑闻让威廉二世和同性恋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几乎发展到威胁皇位的地步,丑闻的主角奥伊伦堡亲王再也没机会见到他的“小宝贝”威廉皇帝,但他幸运的活到了1921年。跟德皇这位亲密的朋友相比,1904年的柏林,一个的奥地利留学生的死就显得无足轻重多了,他在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牛奶和一首歌,在音乐高潮时用这杯牛奶服氰化物自杀。事实上在今天后者的死比名噪一时的奥伊伦堡丑闻要著名的多,自杀者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弟弟——哲学家路德维西·维特根斯坦。

(9)、也是因为这趣味、神秘和艺术性,严肃的科学家根本不想承认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家。 

(10)、二十世纪初社会伦理的布尔乔亚化是中欧君主国的一个奇妙之处,亦如它所属的这个时代,实际上是介于贵族的“婚姻是一种财产关系”,和二十世纪下半叶形成的“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之间的中间状态。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开始越来越反对婚外恋,但同时他们又坚持把财产作为婚姻的前提。这个时代依然把婚姻看作是一桩生意,尤其对需要出嫁妆的女性来说就更是如此,为了规避风险,人们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还在做生意的男性,因为这样的人很容易连累女性一起破产。所以很多新城市中产阶级要等到退休以后,纯靠财产生活时才可以娶跟自己身份对等的妻子。比如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祖父就是四十多岁退休时才娶妻,生了未来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罗伯斯庇尔”约瑟夫·张伯伦。

(11)、脑科学与精神分析之间的这种基本张力,与所谓“意识的难问题”的核心张力相同,即客观和主观现实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将第一人称视角的价值带入神经科学的尝试,才是神经精神分析的核心旨趣所在。马克·索尔姆斯(MarkSolms)向我解释说,神经精神分析对精神分析长期迷宫式的历史并不十分感兴趣;它感兴趣的是最原初的、弗洛伊德的哲学立场,这种哲学立场将对自然科学的尊重与对个人意识的重视融合在了一起。

(12)、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13)、弗洛伊德认为,历史上存在着三次对人类自恋的巨大打击。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显示我们并非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我们来自动物、而并非与自然界相隔离;最后即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不是个谦虚的人),展现了由于无意识的存在、人甚至都不是他自己的主人。总体而言,神经科学支撑着弗洛伊德关乎这“第三次打击”的想法;而一些观点认为,“无意识”这一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将会被核磁共振仪所捍卫。

(14)、时至今日,人依然迷信梦的预兆作用,试图通过一个梦解读出“我会不会考试通关”“我会不会发财”“我会不会表白成功”……之类问题的答案,因为人们更关心未来的利益,而不是过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