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父亲【文案120句】


谭嗣同父亲

1、

(1)、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要他带兵护驾,除掉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袁世凯表面上答应了谭嗣同,结果向荣禄告了密。

(2)、或许谭继洵以其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早已敏锐感知到,面对变法慈禧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个变法已经动了保守派的蛋糕。或许他也曾经竭力阻止儿子,无奈谭嗣同接受西方文化程度较深,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一双脚其实已经迈进了深渊,谭继洵也无力回天。

(3)、面对儿子的英勇就义,作为封疆大吏的谭继洵并没有为自己的儿子向慈禧或者当权者求情,似乎他早已经预料到儿子迟早会有这样的结局。而作为自己的上司张之洞的确是一个不卑不亢,果敢胆大之人,不惜官职和性命,为自己的学生杨锐,向慈禧太后求情。但为时已晚,最终杨锐和谭嗣同等人还是被杀害。

(4)、1895年4月,中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项又一项不平等的要求传回北京,一时间爱国人士们纷纷奔走疾呼,要求清政府有所作为。

(5)、说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和改革政治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最终光绪帝被囚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却被杀。

(6)、表面上看起来,是父亲谭继洵无情无义,面对儿子被斩首无动于衷,是谭继洵懦弱无能,不敢反抗,不敢拯救儿子。

(7)、有人说谭继洵不救谭嗣同是因为政见不同,但是这于理不合。虽然谭继洵是保守的中庸派,谭嗣同是激进的改革派,但这不是他见死不救的理由,毕竟血浓于水,那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其实谭继洵没有救谭嗣同的原因主要还在于三点:一是来不及救,二是谭嗣同“犯的罪”太大,三是实力不够。慈禧动作太快,时间上来不及救援

(8)、谭嗣同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9)、徐致靖被救是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鸿章和他父亲有关系,这样找人说情,慈禧还不会过多的疑惑。而谭继洵和谭嗣同关系,天下人都知道,父亲为“乱d”儿子求情,这样慈禧可能直接把他们“父子”都解决了,甚至可能都被灭族。一生以谨慎著称的谭继洵当然不会冒着这样的危险去救人。

(10)、谭嗣同是清末变法的主要人物,他和康有为等人认为清朝只有变法才能变强,但是他们变法图强的想法,受到了当时保守派的打击,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最后被杀害。谭嗣同的父亲是湖广总督,作为二品大员的父亲没有出手救下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无能为力。谭嗣同变法失败后一心求死,他父亲成全了他。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人变法失败之后,他被抓之前康有为曾经劝他,和他一起逃亡海外,但是谭嗣同性格刚强,他认为自己不能一走了之,结果他慈禧的保守派抓住,他没有想过悔改,反而认为当时的社会需要唤醒,他愿意牺牲自己唤醒民众。

(11)、除此之外,谭嗣同的事迹还有谭嗣同在湖南推行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之后,让湖南一跃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个省份,之后谭嗣同又在唐有常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修铁路以及宣称自己变法的行为,变法的最初结果是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认可,然而这种变法却没能坚持到最后。

(12)、何况谭继洵的职位虽然高,但是在慈禧太后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而且他并没有路子联系上李鸿章、荣禄这种慈禧太后的心腹作为说客。

(13)、但是根据资料记载,谭继洵却没有任何营救儿子谭嗣同的举动,这究竟是为何呢?

(14)、大家看到了吧?此时谭嗣同已决心殉法,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

(15)、本来慈禧太后下令处斩的首要人物是维新派的领袖徐致靖。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交情深厚,得到李鸿章的鼎力相助,李鸿章找到慈禧的心腹大臣荣禄,通过荣禄在慈禧面前美言,说光绪帝三个月都未召见徐致靖。而徐致靖正好耳背严重,必须大声说话他才能听见,光绪帝为防隔墙有耳,一直未召见他。有了这个事实证据,慈禧手指一动把“斩立决”改为“斩监候”,解除了徐致靖的死刑,“戊戌七君子”变为“戊戌六君子”。

(16)、在谭继洵看来,儿子的行为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朝都存在了几百年了,岂是你们几个年轻人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了的。而且历朝历代,吹鼓变法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王安石变法被革职、永贞革新被杀害…他想到这些,就惶惶不可终日。

(17)、后来谭继洵自己的仕途也没有保住,被罢官去职,贬为平民,最后在担惊受怕中死去。

(18)、谭嗣同的父亲自然了解自己的儿子,虽然他不赞成谭嗣同变法的举动,但是他明白儿子心中所想,所以最后成全了他的想法。谭嗣同父亲没有太多实权,无法救下他的性命。谭嗣同的父亲虽然是湖广总督,但是他上面有不少官员可以管束他,本人虽然是高官,但是没有多少实权,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加上谭嗣同是被清朝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慈禧所厌恶,没有人敢救下谭嗣同。

(19)、不是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虽然是湖广总督,但是对于慈禧来说,他只能算小角色。

(20)、但即使预见到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谭嗣同在行刑前还是毫无惧色,并在牢房的墙壁上写道:

2、

(1)、谭嗣同的死,有一点重要意义便是告诉后人革命是一定要流血的,和平实现政体演变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谭嗣同等进步人士在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国家危急存亡之时,选择了依托皇权、和平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变法。可他们高估了光绪皇帝此时的能对变法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忽视了群众的力量。失败便要付出代价,谭嗣同及其他戊戌五君子的代价便是被斩首示众,为变法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同时也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向后人传达,依托皇权实现和平变法之路是万万行不通的。

(2)、谭嗣同要“变法”,要改革,并不是因为现在的“法”对他不利。恰恰相反,他是戊戌六君子中货真价实的“官二代”,旧法的得利者。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一职,还兼署过湖广总督,前任即为晚清名臣张之洞。

(3)、于是1898年9月28日这一天,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被杀,那一天,鲜血染红了半边天空,成为晚清最刺目的光芒。

(4)、最后一点,便是对谭嗣同自己来说,他的死其实是对他自己内心道义的一种成全。道义便是一个人心中的道德和正义,自古以来,那些捐躯报国之士,若他们心中没有道义,何以投身救国?救国虽然受阻,但他从容赴死,以死明志。我们历数华夏千百年历史可以观得,在国家危难之际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心存道义,为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谭嗣同又何尝不是如此。

(5)、谭继洵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他当政期间,办事非常的小心谨慎。湖广总督张之洞办事专断时,他也不敢违抗。对于慈禧下达的命令,他奉行的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惧怕慈禧,怕慈禧知道自己走后门,会有灭族危险。

(6)、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被押上刑场的六人没有被吓得惊慌失措,而是一副英勇就义的不屈模样。

(7)、之后,谭嗣同在和这些人的交往之中,明白相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就必须要用新的思想,他利用自己在南京待命的这段期间博览群书,研究各种变法理论,终于在1898年的时候,谭嗣同回到了湖南,开始召集唐有常等知识分子创办了以维新派思想为主的时务学堂,这是谭嗣同事迹不得不说的一条了。

(8)、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戊戌六君子虽然被杀了,但谭嗣同等人的舍身取义值得永远称道。

(9)、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谭嗣同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故居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这与朝廷安在他儿子身上的“罪名”有关。在封建时代,谁犯了“大逆不道”罪,即使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也罪不容诛。当时被杀的六君子中,有背景的不止谭嗣同一位。

(11)、很多人都觉得谭继洵怎么也是个封疆大吏,虽然谭嗣同被捕时,谭继洵降为了湖北巡抚,但是依然是一省之长,怎么就救不了儿子呢?

(12)、在君权至上的社会中,慈禧太后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谭继洵的整个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13)、其实谭嗣同也完全有机会离开,当时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将去日本的船票送到了谭嗣同的手中,但是他选择留下来,尽一切可能营救光绪帝,可惜最终没能成功,自己也身陷囹圄。

(14)、按照光绪帝和康有为等人的想法,与其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下束手束脚地做事,不如釜底抽薪,彻底剥夺她插手的能力。

(15)、他不仅熟读中国经典,在上海南京时也熟读西方学术,对西方日本改革历史很了解,每次大变法,权力重新划分,难免伴随流血冲突。

(16)、谭继洵思想保守,在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会说出口,不该做的事坚决不会做。他紧跟慈禧太后,太后要他朝东他绝不会朝西,忠君意识根深蒂固,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步步迁升,官至巡抚。因此,他为慈禧太后马首是瞻。

(17)、此外,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也是张之洞的学生,同样难逃被斩首的命运。相比之下,谭继洵这个虚有其名的湖广总督,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撸掉只是一句话的事儿。谭嗣同被捕行刑时,他的父亲没有出手相救,不是不念父子血脉亲情,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

(18)、从另一面来说,大刀王五和儿媳妇劝谭嗣同的事,谭继洵肯定知道。

(19)、可是光绪皇帝和谭嗣同没有兵权,所以他们的政变在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被慈禧皇太后压制下去。谭嗣同被慈禧皇太后判处死刑,光绪皇帝也被幽禁了起来。

(20)、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交情颇深,在营救密友之子这件事情上,李鸿章可以说是出力很多。

3、

(1)、然而谭嗣同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那就是为中国人民的未来淌出一条血路,革命和变法都需要流血,这是普罗大众都知道的一个共识,然而让别人流血和自己主动流血却大有不同。

(2)、所以,谭嗣同被捕之后,在外人看来,谭继洵对儿子的被捕无动于衷甚至见死不救,而实际上,他心中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他曾为谭嗣同写过一首诗:

(3)、当康梁逃亡时他曾表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菜市口被砍头时,高呼,死何所惧!

(4)、所以,想要救援当时的维新派人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谭嗣同的父亲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他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根本没法比。

(5)、可是细细想来,谭继洵的所作所为却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

(6)、谭继洵拒绝营救自己的亲儿子,想以此跟变法撇清关系,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过他的愿望落空了,他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谭嗣同死后,慈禧太后一样没有放过他,把他革职软禁,他的仕途至此结束,不知道此时,他对儿子的死,是痛还是恨呢?

(7)、张之洞的官职可比谭继洵高不少,消息灵通,人脉也更广。这样的人都无法救下自己想救的人,更不要说样样都比不上他的谭继洵了。

(8)、这个原因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被处决的“戊戌六公子”杨锐身上得到验证。

(9)、也可以说,在当时那些能有机会读书,并能考上举人,他们的家庭环境基本上差不到哪里去,当然比谭家肯定要差些。

(10)、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寿命又长,光绪帝几乎一生都受到她的钳制,没有实权。

(11)、对于谭嗣同的被捕被杀,谭继洵作为父亲,不可能不心痛。

(12)、对于守旧派来说,变法中的“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余官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直接触动了他们的物质利益。

(13)、可惜袁世凯口头答应得很好,实际上扭头就把光绪帝的计划透露给了慈禧太后。

(14)、谭嗣同于9月25日,在浏阳会馆被捕,成为最后一个被捕的维新派人士。

(15)、但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谭嗣同被捕之后,其父谭继洵为什么无动于衷甚至见死不救呢?

(16)、如果没有了这个障碍,一切变革措施的实施都会减少很多阻力。那些守旧派们群龙无首,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17)、而且从实际操作来看,劫囚成功的可能性也确实不大。所以王五就假扮刽子手,想要亲自送谭嗣同最后一程。

(18)、谭继洵虽然官至巡抚,为一省的地方大员。但是谭嗣同所牵涉的变法维新之事却是最高权力级别的斗争,得罪的是慈禧太后,相比起来,巡抚的权力可以忽略不计了。

(19)、父亲墨守成规的从政,儿子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父子的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父子关系闹得很僵。在谭继洵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做官求稳,从不冒险,在个人思想上也毫不保留地体现出其保守化倾向。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当官的第一要领。

(20)、第1点,谭嗣同自愿献身。都知道,当年谭嗣同本来有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他本都不用死。但谭嗣同自己却认为,变法就一定得要有牺牲,这样才能够让百姓们清醒过来。故而他自愿被抓,自愿被处死。后来事实也的确证明,谭嗣同的牺牲是有用的,他的牺牲促进了无数人思想的解放,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4、

(1)、9月28日,清政府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谭嗣同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刑场,史称“戊戌六君子”。在行刑前,谭嗣同横眉冷对,正气凛然,面对屠刀,他面不改色,对着上万名围观者大声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使得刽子手不寒而栗,使在场观众为之震撼。这年谭嗣同才33岁。

(2)、谭嗣同幼年求学拜在欧阳中鹄门下,受其影响,谭嗣同学习王夫之著作,接受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蒙,加之博学泛读,阅读了不少的西方书籍,他对传统的八股很厌恶。

(3)、谭继洵37岁中进士,开始入仕为官,任职期间,他为官清正、办事唯谨,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而他自己也一步步升职,直至升到了湖北巡抚。

(4)、意思是说:各国变法都要流血,而中国却没有听说谁为了变法而流血,这是中国不能昌盛的原因,就让我做变法第一个流血的人吧!

(5)、左宗棠的去世,给谭继洵的仕途造成了很大影响,从此以后他在朝中已经没有依靠了,所以只能唯唯诺诺地过日子。虽然谭钟麟还是两广总督,可是他也是极力反对变法的顽固派之况且他跟慈禧太后的关系,远不及李鸿章等人,也说不上话。因此谭继洵就算想救儿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6)、其实,你不是豪门,你不是知识分子,你不是朝廷官员,根本就没机会参与维新变法。大家知道公车上书吧,那都是全国各地上京赶考的举人,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

(7)、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和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无论谁失败都要遭到严厉清算。即便光绪皇帝都难逃被软禁,甚至差点被废掉皇位。

(8)、但是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强烈反对,最后危急关头,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了对变法有兴趣的袁世凯身上。

(9)、虽然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确实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谭嗣同虽被杀害,但他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千古佳句依旧鼓舞无数后人!

(10)、谭嗣同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因为他曾经鼓动光绪皇帝发动了政变,想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11)、光绪帝已经成年,慈禧太后不得不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然被慈禧牢牢控制。

(12)、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同年的9月5日,光绪下诏授给谭嗣同和林旭、刘光第、杨锐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诏命他们参与变法。次日,光绪又召见谭嗣同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

(13)、杨锐是重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张之洞十分看重他,当时也为挽救他的性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是慈禧太后动作太快,还不等张之洞委托的帮手有所动作,就已经处决了杨锐。

(14)、那么他的赴死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他要用自己的死来警示后来者,维新变法之路是走不通的。他所说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实是在说只有流血牺牲才能救国图强,不要再幻想付出很少的代价就能成功,妄想即不造成社会破坏又要强国富民是一条死路而已。后来怀着救国之志的青年们也果然大多放弃了维新之路,转而选择流血革命。

(15)、谭嗣同读书力求内容广博,既汲取我国的国学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阅读了当时介绍西方的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参与变法与著作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6)、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当时30岁的谭嗣同,更加担心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了,他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先在家乡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组织算学社,与同仁们共同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

(17)、我们都知道,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死对头关系,而谭继洵是左宗棠提拔上来的,所以说李鸿章恨透了谭继洵,早就想要除掉他。当时左宗棠也已经去世了,李鸿章大权在握,在慈禧身边又有话语权,他当然希望找个机会除掉这个对立分子,把湖北巡抚的位置空出来,让他的心腹担任。

(18)、果然,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向那些积极推行变法的勇士举起屠刀,康、梁等人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海外。谭嗣同当然也有逃命的机会,不过他不愿意这样狼狈逃跑,甘愿赴死,想要以自己的鲜血唤醒沉睡的国人。若能如此,他便不算枉死。

(19)、但是谭嗣同父亲却身为湖广总督,丝毫没有为儿子求情,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当时是很高的,相当于封疆大吏,按理说即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他为什么没有为儿子求情呢?

(20)、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收殓了他的尸首。次年,他的遗骸运回湖南浏阳,安葬于城外石山下。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位维新志士的敬慕,在墓前华表上刻下这样一副对联:

5、

(1)、官二代的优越条件,让谭嗣同从小师从多名老师,其中有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著名学者涂启先与刘人熙,他还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其爱国主义的启蒙。

(2)、他的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却是个具有新潮思想的人,每当他邀请谭继洵一起上书陈奏新政时,谭继洵都拒绝了。“是时张之洞负盛名,司道咸屏息以伺。宝箴初绾鄂藩,遇事不合,独与争无私挠,之洞虽不,无如何也。久之,两人深相结,凡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清史稿》

(3)、当时他的亲朋好友都去阻止他,不愿意他去趟这趟浑水,谁都看得出来,太后是铁了心要杀六君子,要是冒然去求情,以慈禧太后的火爆破气,恐怕连求情的人都要跟着遭殃。不过张之洞没有退缩,他已经一把年纪了,早已经将生死名利置之度外,于是不管不顾去求太后,可惜,晚了一步,包括谭嗣同在内的六君子被慈禧太后杀害了。中国的维新变法至此以失败告终。

(4)、光绪皇帝两次召见了拥有兵权并表示过拥护维新的袁世凯,引得顽固派举朝惊骇。一些守旧的大臣纷纷到慈禧太后那里去告状,慈禧的亲信、当时的直隶总督荣禄连忙调兵遣将以备不测。外面纷纷传说荣禄将利用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感到处境危机,于是向杨锐下了一道密诏,其中光绪皇帝以紧迫的语气向杨锐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希望杨锐等维新人士采用新的办法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不要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思,明确表示出自己试图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使变法继续进行下去。

(5)、谭嗣同,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继洵进士出身,纵横官场数十年,曾做过湖北巡抚,甚至还一度担任过湖广总督,是晚清名臣,当时最具实权的地方官、封疆大吏之一。

(6)、谭继洵思想保守,在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会说出口,不该做的事坚决不会做。他紧跟慈禧太后,太后要他朝东他绝不会朝西,忠君意识根深蒂固,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步步迁升,官至巡抚。因此,他为慈禧太后马首是瞻。

(7)、最开始被捕的有八人,分别是:徐致靖、张荫桓、谭翤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而最终被处决的是后面六人,也就是说本来也要死的徐致靖和张荫桓并没有被执行处决,原因就在于有人出面救了他们。

(8)、谭继洵曾经是在左宗棠的提拔下才升迁至湖北巡抚,可是左宗棠已经去世,谭继洵即使有心营救谭嗣同,也找不到能够上达天庭之人,见死不救也是无奈之举了。

(9)、更何况全家性命得以保全,也和谭嗣同在家信中反复痛骂谭继洵不作为有关。此举看似是和父亲决裂,实则是把谭继洵从整件事情中摘出来,以防来日祸起萧墙,整个家族受自己牵连。

(10)、其实,谭嗣同是有生还机会的,但他用视死如归的壮举,试图激励生存下来的维新派,继续战斗,完成变法大业。然而,他的死宣告了:“戊戌变法”这种通过改良来变法图强的方法是失败的,让后来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暴动,推翻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王朝,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实现振兴中华的梦想。

(11)、据说谭嗣同问斩时,慈禧专门让刽子手用钝刀行刑,整个过程非常残忍,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多刀才死去,行刑过程中,硬是一声不吭,真乃硬汉也!

(12)、清朝的巡抚,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湖广总督,更是清朝九大总督之统领湖南湖北二省,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谭嗣同在31岁之时,就当上了江苏的候补知府,相当于如今的厅级干部,这与他父亲的庇荫是不无关系的。

(13)、谭继洵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另一方面为了自保。

(14)、其父谭继洵则不同,他从小研习八股文,学习封建思想,他是封建教条的拥护者,他是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

(15)、如此的决绝,如此的不顾生死,他是真的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6)、就这样,谭嗣同在光绪帝的大力支持下,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们,共同领导与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为给变法创造理论基础,谭嗣同还亲自撰写了《仁学》,这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7)、而被杀的六君子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平凡的背景,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免死。其中谭嗣同的父亲更是当时的湖北巡抚官居二品,真可谓是一方封疆大吏。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当时朝廷重臣却眼看着儿子被判死刑,却没有一句求情的话。

(18)、而谭继洵的儿子即将遭受厄运,他却没有任何举动,这不禁让人感觉非常不合情理。

(19)、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表示如果不变法就要国亡民危。光绪帝在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刊物,了解到西方的先进思想,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并且接见康有为,由康有为主持变法事宜。

(20)、更何况从谭嗣同被捕到死亡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营救。

(1)、其实仔细想想,谭继洵的年龄已将不小了,在朝廷中是属于保守派的,他可以从参加科举,到后来成为封疆大吏,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谭继洵就想着只要能将自己的地位保住就行了。而谭继洵和很多大臣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和自己的儿子肯定是意见不和的,就连张之洞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2)、谭嗣同的父亲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无法伸手救下自己的儿子。谭嗣同父亲深受忠君思想的影响,不想连累家人。谭嗣同的父亲是保守派,他一直不赞同谭嗣同变法的举动,他本人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自己应该忠君爱国,他儿子被判刑是罪有应得,不想因为他儿子连累自己的家人,加上自己也确实没有能力救下谭嗣同,因此他没有救人。

(3)、谭嗣同曾经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对父亲迂腐的想法看不惯,很想发挥自己的能力,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4)、首先,谭继洵本身就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之人。

(5)、谭嗣同父亲的官职要比徐致靖父亲的官位高得多。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1823—1900),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寒门出身,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鲤鱼跳龙门,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人,咸丰十年进士,接着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由谭钟麟推荐给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在升官的道路上更是平步青云,补授官职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在任职甘肃巩秦阶道期间,他措施得当,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二品衔甘肃巩秦阶道谭继洵,实心任事,勤慎有为。”接着升职为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在谭嗣同被捕时,75岁的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当他得知儿子被捕后并没去营救。这是为什么?

(6)、迫使谭继洵最终如此做的原因有两个:父子二人,道不同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他幼时家道中落,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儿子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走的中庸之道的老臣胆战心惊。

(7)、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虽说是个思想保守的官员,但是即便是和自己的儿子政见不和,而且因为当时的张之洞办事专断,但是谭继洵也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因此谭继洵对于谭嗣同的变法是不赞同的,但是却并未阻止自己的儿子进行改革变法。

(8)、但是这一点光绪看不透,康有为看不透,谭嗣同也照样没长眼。光绪帝自认为给个空头支票,袁世凯就感恩戴德,还暗示袁同荣禄扳腕子。袁世凯不是白痴,以区区7000兵对抗慈溪、荣禄,那不是变革,说到底都不是政治,而是找死。所以袁世凯表面应付光绪(毕竟是皇帝,说不定哪天真的用上了呢),实质上与荣禄暗通声气。这个事光绪知道吗,知道。只是病急乱投医,掩耳盗铃罢了,被囚禁也怪不得别人。

(9)、公元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受维新大臣徐致靖的举荐,谭嗣同被征入京参与新政,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处任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时称“军机四卿”。谭嗣同喜出望外,为了报答“圣恩”,他不顾“杀身灭族”的危险,不辞辛苦地积极推行新政。光绪皇帝准备召开懋勤殿,设置顾问官,命谭嗣同起草圣旨,并要求穿插一些前代的典型事例,说自己将亲自到颐和园去请示慈禧皇太后。谭嗣同退朝后对别人说:“我这才知道皇上一点权力也没有”。

(10)、“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最后的狱中绝命诗,诗中的张俭、杜根是不畏强权的东汉人,他一心求死以希望唤醒众人之麻木。

(11)、谭继勋年轻时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他学习了八股文,参加了传统的科举,成为一名官员。他年轻的时候,他的家庭每况愈下。27岁时,他38岁晋升为老年人。他儿子的激进行为吓坏了这位几十年来一直走在中间的老部长。

(12)、作为一个官二代、世家公子,谭嗣同背离了自己的阶级,勇敢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且他的奋斗是全然为公的,丝毫没有为自己着想。

(13)、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领导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慈禧太后派兵拘捕了主要变法者。

(14)、这次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还是因为顽固派的阻挠而没能送到光绪帝的手中。

(15)、公元1896年春,谭嗣同在北京结识了梁启超,极受梁启超的赞赏。他对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非常钦佩,自称是康有为的“私塾弟子”。此后,他积极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之中,并于公元1897年初,完成了他的主要著作《仁学》。在《仁学》中,谭嗣同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号召人们冲破封建伦常的罗网。公元1898年初,谭嗣同回到湖南。他主持时务学堂,创办南学会,出版《湘报》,每次集会,都有数百人前来聆听谭嗣同的慷慨陈辞,很快使湖南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

(16)、而张荫桓没有被斩立决是因为他常年出使海外,和很多国家的关系都不错,他被捕之后,这些国家出面对慈禧太后施压,张荫桓这才被发配新疆,当然,两年后,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太后又想到了张荫桓,下令将其处死。

(17)、其次,谭嗣同是跟袁世凯直接联系,要软禁慈禧太后的人,任谁也不能将他从所谓的“谋逆”罪名中摘出来。

(18)、说起戊戌变法,一定会提到戊戌的六位君子。杨深秀、刘光第、杨瑞、林旭、康广仁、谭嗣同。其中要说说谭嗣同,因为他是“官二代”,要知道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可是当时清政府的湖广总督,那个身居高位但是谭继洵并没有救下自己的儿子,实质上的本质就是个人的力量在国家机器运转之下,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所以谭继洵只能接受清政府的审判。

(19)、其实别说谭继洵实力不够了,就连张之洞也是如此,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就是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张之洞不也没有救下他?

(20)、当时荣禄是京师的总督,袁世凯以监司身份在天津练兵。光绪皇帝下诏提升袁世凯为侍郎,并要他到京师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