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说说(精选摘抄139句)


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图片

(1)、我们一路走来,我相信有不少人给你灌输过鸡汤,我一直认为鸡汤比干货还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玩微博你会发现,你每次看见的这个教程那个方法解析,你或许会进行转发并且写上一句先马后看,可是你后来又看了吗?

(2)、仍以“一天吃三顿饭”为例,大多数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3)、最后,还是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不到最后,不能松懈,不能放弃!

(4)、现在的社会,竞争以及发展都相当之快,虽然我们最大化利用时间,并且利用互联网学习了许多新知识,努力充实自己,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生活毫无起色,反而因为工作之外的忙碌,让自己本末倒置。

(5)、文字、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道理不必听那么多,一段时间之内把一个道理琢磨清楚思考明白,好好践行,收获反馈再加以增补和修订,你就已经超过了“听了许多道理却从没听懂过任何一条道理”的普通人很多,甚至直接就在“吸收道理”这件事情上和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处在了同一水平上。

(7)、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改变,突破目前的僵局,仅仅靠“努力”两个字是不够的。因为,低效率的努力等于无用功。

(8)、如果可能,找一个你愿意跟他说话的人结婚。只要跟他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天南海北鸡毛蒜皮,不管快乐还是忧伤的事,他也能耐心微笑着倾听,这基本可以肯定就是爱了。爱一个人,就是愿意跟他说话。人生漫长,容颜易老,找个能说话的陪伴一生,实在是幸运之极。

(9)、“卧槽!这类事情居然可以这么思考!这种想法真的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啊!不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傻逼了!我一定要尽快把这个道理在后面生活里用起来!刻不容缓!”

(10)、高考是一次公平的考试,短时间能保证提升高分的方法原本就不应该存在。因为如果存在,那对于不知道这个方法都学生而言,高考就变得不再公平了不是吗。

(11)、人间没有永恒的风景,没有永远的人,也不必悲观,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12)、经常健身对身体有好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也是信誓旦旦地办了很多张健身卡,但是去的次数却很少。因为我今天有点累了,今天我要去应酬,今天我要去看电影。好像当我决定今天要去健身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在给我出难题。这个时候给自己立下明天一定会去健身的宣言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13)、人们都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你减肥还是三天两头就放弃,读书还是看着看着就睡着,恋爱还是谈着谈着就吵架。

(14)、在路途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所谓见多识广,了解别人和自己,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广,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从而扩大我们的人生格局。

(15)、至于“理解”,除了需要去思考这个道理背后的适用场景、适用条件以及适用对象等等要素外,更进一步,还要跳出这个道理本身去进行延伸和拓展,这个道理用得好会是什么结果?用得差会是什么结果?他和其他道理有什么相似之处?什么不同之处?他能和什么其他道理联合使用以发挥最好的效果等等。

(16)、心态也是决定你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并不是你努力就会成功,并不是你读书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但你别无他法,如果想要从逆境中走出来,你只能用尽全力去做,这或许是一种无奈,但是在奔往成功路途上的所遇所感其实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17)、你践行的道理并非没有回报, 他只是在用一种你不那么容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你的生活。给道理一点时间,给习惯一点时间,当然也要给你自己一点时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8)、心情说说:你自己都过不好这一生,却老喜欢给人讲道理

(19)、你哭的最惨的那天,一定长大了不少吧。总在失眠与嗜睡两极游荡,性格任性又狂妄,没人爱也不爱自己。要做就做坏的能在街上肆意大笑的浑人,也不愿做深夜里躲在被窝嚎啕大哭的小可怜。

(20)、曾经有这样一条新闻占据了热搜榜:“48岁海归,啃老7年,80岁尿毒症老母状告儿子。”

2、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说说

(1)、然后一旦生活中遇到了你记录下的场景和问题都强迫自己用上这个道理完成思考和分析

(2)、就拿“时间就是金钱”举例,笃信这句话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长期坚持做提升自己价值的事,结果就是他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而不相信这个道理的人,依然像以前那样挥霍时间、毫无积累,结果就是他的时间真的就分文不值。

(3)、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不能就自己去撞了南墙再懂?

(4)、再通过一段话激励学生,有问题,解决问题。能解决的都是你的问题而已,解决了就是进步,不能解决的就会是你的弱点。

(5)、我们总是像智者一样去安慰别人,却像傻子一样折磨自己。安慰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自己遇上点过不去的坎立马就无法自拔。

(6)、改变生活是个庞大的议题,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行动-反馈-优化-再行动”的螺旋式上升才是正解。恰如扎克伯格在自己创立Facebook初期贴在办公位上的那一句“把事情做完比做好更重要”,不是不追求好的结果只是不追求一步到位的奢望而已。

(7)、因此主动学习是你扩大视野,加深对事物的洞察力的基础。

(8)、好比一个游戏氪金玩家神器满身但不知道怎么用于是依然战绩平平,但如果有高人给他一份操作指南,告诉他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神器以及每件神器怎么用,那你觉得还有人能拦得住他吗?

(9)、这个训练,其实是我把它做了一个巧妙的转换,这个训练就是我们佛法当中所说的修行。

(10)、看看懂得道理最多的哲学家们,斯宾诺莎磨了一辈子的镜片,康德散了一辈子的步,黑格尔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尼采发疯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11)、走过了,经历过了,就是人生的路,只愿一路风清,且行且珍惜! 

(12)、要知道,焦虑的本质,就是急于求成,却求而不得。

(13)、都听说过“21天养成一个新习惯”,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下优化改良,搞出了一个“21天道理养成法”,踏实而有效,这里也推荐给大家:

(14)、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三个原因。

(15)、就像是发射火箭,火箭若想要进入外太空,必须先要和地球引力作斗争,所以,在刚升空的几公里内消耗的燃料,甚至比今后几十万公里消耗的都多。

(16)、次数虽多却没有一次让我们真正感受过用道理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的美好体验,结果是我们好像对“道理”普遍产生了群体免疫,“道理虽好但全都没卵用”的认知开始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17)、听懂道理改变生活从来都不是“集中收集、一股脑全用、最后一步到位的过程”的全线作战,这样只会让你在大量的道理之中无所适从;而该是“一次专心一条,当一条道理融入生活后再考虑下一条。”的单点突破。

(18)、读书,是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19)、所以,道理和生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懂得道理并不能够让你一夜暴富,而是能够让你学会如何与平淡普通人相处。

(20)、因为会讲故事的人,往往能够将道理和生活相融合,这样的人,至少是能将道理应用出来的人,而不是纸上谈兵。

3、大道理都懂依旧过不好现在的生活

(1)、其实,大家都是携带着非常浅薄的认知进来,最后大多数的人只能为这个行业的认知升级做贡献。

(2)、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3)、因此,我们要学习科比幸苦练球的意志,毕竟,习惯是一条不容易的路。

(4)、人们都说别失去才知道后悔,你做到了好好珍惜吗?那个离开的人你才发现没有好好拥抱过他,那些错过的岁月,你才发现没有好好去拼搏,那些错过的梦想,你才发现我本可以去完成的。

(5)、他们认为的懂了,到底是深入内心的懂还是流于感觉的懂?

(6)、真正独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摆脱了对环境和他人依赖,不再只是待在舒适圈,或是无时不刻的在意他人的对自己的看法。

(7)、有人说,就算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懂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8)、我们再来看大部分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人,谁不读书,书中说实在话,干货甚少,大多还是在讲道理,用各种事例去分析那些我们听过无数遍的道理,那些事例其实还是鸡汤,不过还是在鼓励你要勤奋,我想告诉你这其实就是你对自己的一种疑惑,你没有一个必须要过好此生的决心,所以总是犹豫该不该听取这些鸡汤所言,这大概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9)、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却不那么做就是摆明了放弃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很少有人能承受这种“吃亏”的感觉,如果你没有这种“行动冲动”说明你目前还没有真正把这个道理听进去,或者说没有做好靠他改变生活的准备。

(10)、还有一些则是渴望“变得更优秀”“变得更好”,但又很笼统。羡慕别人优秀,而将一些道理与方法套用在自己身上,但却始终达不成目标所导致。

(11)、同时因为人生不能重来,关于选择的影响其实存在一个悖论:

(12)、像是漫威的超级英雄们,他们的个人能力都很强,单独拿出来就是一场大片,但拯救地球不仅是一个超级英雄就够了,所以《复仇者联盟》一拍四部,他们拯救了地球多次,每一次都是英雄集结。

(13)、想要活出另一番自己的模样,首先要学会静下来,不要总是去嘲笑别人如何如何,不管是一本书中讲述的道理,还是他人苦口婆心对你的劝说,别人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道理,别总是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却没成功是因为运气不好。

(14)、但是,即使大家知道这是趋势,能够挣钱,也有很多人没有行动啊,也有很多人行动了,却没有赚到钱的,更有坚持了好几年,也没有成功的,这是为什么呢?

(15)、说的是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掌握的道理或者知识的适用范围进行不合理外推以致于在不应该使用的场合也强行套用最终导致不好的结果。

(16)、明明所有事情都很简单,就是因为遇事之后你的情绪自我不能把控,不能控制住你自己,才导致很多事情明明道理都懂,却还是没有处理好。

(17)、或许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只有痛过才会长记性。那都是还小的时候,还年轻。等到你能听进去别人的话,去主动请教别人,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成长了,成为成熟的自己。

(18)、但据我观察到的情况是,这些对于用好一个道理最重要的信息一旦不被提及,大多数人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把他们琢磨清楚的能力。琢磨不清楚又没人指路,好好应用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19)、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行路也是一种阅读,一个读的是有字书,一个读的是无字书。读书,是在字里行间行走,古今中外在脑海里翻腾;行路,是在阅读天地万物,一草一木都被我们辨识。

(20)、你说我清高傲气,那是因为你无法驾驭我,掌握我。

4、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句子

(1)、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

(2)、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3)、再举个例子:九九乘法表,这个是知识还是常识呢?

(4)、一次又一次的小选择就构成了我们人生大体的走向,所以对于道理改变人生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有长期的眼光和魄力,先是“笃信”道理的效用然后去展望“更优选择”积累之后在很久的对我们的影响,至于过程之中你只是“吭哧吭哧”锲而不舍地不停吸收新道理掌握新知识然后尽你所能每一次都选择更好的那个选项罢了。

(5)、对于践行道理改变生活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认知

(6)、“懂得很多“这种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一种情绪,鉴于大脑会努力接近安稳,舒适和满足感,所以会利用一切方法使其合理化。

(7)、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积习难改,习惯是一贯性的,并不是一时才养成的,这意味着,我们若想要成功,就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代价。

(8)、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9)、打造“认知优势”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持续地经受提问,让那些认知体系里的“熟知”升级成“真知”。

(10)、如何集聚让心灵宁静下来的力量,除了我们前面讲得这一些,有自知之明之外,我觉得:人,是需要训练的。

(11)、所以,想要成为高效能的人,我们必须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实现独立。

(12)、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品我们能等百年为啥改善人生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呢?

(13)、高考和模拟考不同,所以有同学高考会比平时考的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学学他们的经验。

(14)、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15)、比如说抽烟的人,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吗?即便他不知道,烟盒上不是明明白白的印着这几个大字呢吗?但是知道有什么用呢,那些天天喊出着戒烟的人还不是一根接一根的抽起来没完?

(16)、这也是现实中,招聘时,HR更注重的是对人的资质的挑选,而并不仅仅是经验。因为经验易得,天赋难寻。

(17)、土豆和西红柿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但是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需要的是彼此包容理解与改变。两个人在一起,一个厉害一个挨欺负的,懂得欣赏对方,懂得珍惜才能看到长久。

(18)、仅仅一年过去,你的笔记本上就会有17页“道理指南”,那可不是道听途说的简单摘抄,而是你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血泪经验。你可以想象,这样的东西和你在公众号里看到的鸡汤文相比,到底哪个更能改变的你的生活。

(19)、明明知道学历高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没有实践验证,光有理论只是书呆子,但是任何一家企业学历就是敲门砖,没有学历根本连门槛都进不去,更是没有机会实践!明明知道溜须拍马很惹人厌,但是假如你是领导有人跟你这么做,你一定大方接受,假如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感觉自己没有什么领导权威!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就是戒不掉,男人什么场合见面寒暄都得给对方递根烟,假如不会吸烟感觉影响社交!

(20)、 对婴儿来说,哺乳的体验是相对重要的。婴儿饥饿的感觉就会促使ta寻找乳房,通过吮吸乳汁获得愉悦、满足的体验。随着身体的消化,这种愉悦、满足的体验渐渐消失,饥饿感又浮现上来。这是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5、大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1)、关于纪律,介绍下面这样一句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同学认为都在违纪,那么我违纪就没啥事了。

(2)、别人的成功你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有看到了过程,别人灰头土脸不耻下问的时候,你可能在酒吧和朋友花天酒地。

(3)、否也。因为能够说出“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努力甚微这句话的人”,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你看,道理我都明白了,我也努力了,但对我没有用,所以不要再试图令我改变了。

(4)、 如果想过好这一生,光靠道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内心开始浮现“道理我都懂,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话时,就意味着我们要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尝试去探索、理解生命了。当我们能去思考除了道理以外的东西时,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关注我们的内心,这才是我们的福祉。我们想要获得内心的成长,更多的则是需要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欲望,能忍受情绪的煎熬和攻击,再不断自我成长修复,从而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5)、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本就不公平,你或许用了十年的努力才到达一个位置或者说才赚到那么多钱,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那个位置,而家里留下的钱更是超过你努力后赚到的钱。

(6)、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但是后来往往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没有意义?

(7)、所以,想要在高效率的路上前进,我们不仅要学会独立,还要知道,相互依赖的力量。

(8)、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9)、懂得很多,生活却没有改善,甚至更糟,无数人都有这种体会,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0)、如果你丢了100块,你会花200块的路费去寻找回来吗?不傻的人都不会对吗?因为这是很简单的付出要和回报成正比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某件事情失败之后,你却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抱怨和懊悔,而不是继续向前呢?可是为什么在你失恋的时候,你却要花上更多的心痛都不能走出来呢?而不是寻找新生。

(11)、你其实懂得了太多道理,只是你每当遇见需要运用这些道理的时候你都忘记了,或者明明知道该那么去做是对的,可是你的懒惰和矫情却让你为自己寻找了无数的借口。

(12)、这话没错,但前提是首先这个人得是天才,再加上努力和积累,必然取得过人的成就。天才的灵感和普通人的灵感之间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13)、再爱也别卑微的去取悦一个不爱你的人,再恨也别跟背后诋毁一个曾与你交心的人。

(14)、人世间的事情莫过于此,用一个瞬间来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多年的时间来慢慢拷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东西。

(15)、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会觉得非常的迷茫,因为不知道我们以后的路应该要如何才能够走得下去。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的努力活着,可是每一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所经历的,感受的都是不一样的。人生的很多道理我们都是懂的,可是我们不懂人性。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最多的就是不能够战胜自己,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没有办法那么理智的去解决。

(16)、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心态呢?第一是因为我们懒,会为自身找借口,第二就是健身带来的正向反馈比较少,没有道理直接证明健身的比不健身的活得久。就跟吸烟的道理一样,只要是这个行为导致的结果不会立马产生,我们总能给自己找更多开脱的理由。

(17)、在拒绝这件事上,越简单越好,明明是别人需求自己帮忙,解释半天变成自己亏欠了别人的感觉,帮得上,想帮就帮,帮不上,就拒绝。人际交往,简单明了有时最恰当,懂得拒绝,活得不纠结!

(18)、当然如果进一步细分我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男性和女性总是互相吸引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有的时候是会因相似的性格而吸引也会因互补的性格而吸引,到底哪一种性格会吸引人呢?在另外一本书《恋爱心理学》当中有为大家做讲解。(我的文章:《你的另一半,性格相似的好,还是互补的好?》https://www.jianshu.com/p/e7583f28c888)

(19)、就是告诉我们,就算实现了人生顶级目标,仍然是不可能消灭焦虑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总会有不同的焦虑事项,学习会焦虑考试、工作会焦虑业绩、升职了还会因为没时间而焦虑家庭关系。

(20)、仅仅“听见”道理你只会感觉“好像说的有道理”,然后抛之脑后就没有然后了…

(1)、这也是为什么,努力并不总是有意义,只有找对了赛道,再去努力,才会得到正向反馈,激发继续努力下去。

(2)、一个人认真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他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3)、有些问题和道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藏着深深的奥秘,有人为此倾尽一生都想要解开谜团,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专研,花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只是为了把这些不确定变成心中笃定,也把曾以为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人的成就感来自于创造和魂灭,而这些努力改变自己创造新事物的人们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世界,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世界也随之改变,这大概就是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4)、当一个产业趋势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玩家瞬间涌入的情况。他们之所以迅速进入到这个新兴行业,是基于他们的认知的。而他们的基本认知是两个: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机会;这跟以前的玩法不一样。但当你继续问第二层次的问题,他们往往就说不上来了,再往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第五层次……你根本连问都没办法问。

(5)、其实,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

(6)、针对模考后学生略有松懈的状态,介绍高考和模拟考试的区别。

(7)、习惯是人生的总和,也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我们需要让习惯转化成为高效能,好在人生这个角斗场上赢得终局。

(8)、“我懂这个道理但我选择不用”和“我压根不懂这个道理想用也用不了”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其中思考角度、广度和深度的差异早已铸就了令人咂舌的人生差异。

(9)、但正如“身边有80%的人从来不思考,15%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而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一样,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仅仅只做到了听过的层次,少部分人做到了理解,只有极少数人做到了笃信。

(10)、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1)、上策:消除无知,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错,拓展视野,提高认知,等待真正懂得的一刻。

(12)、全文共8105字,预计阅读需要19分钟,用19分钟也许就不用再翻看其他答案我相信是值得的。

(13)、我们这一生最无法预料的是爱,你不知道从哪一瞬间开始就会爱上一个人。我们这一生还有一样东西无法预料,那就是离别。

(14)、所以不要再被“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种丧文化产物洗脑成为“人间不值得”。

(15)、生活就是这个样,你想拥有时,偏偏又失去。不经意时,他就在你眼前。不是你的激情没了,而是你已经厌倦,厌倦了拥有,奢望了美梦。

(16)、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读懂你,能走进你的心灵深处,能看懂你心里的一切。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的在你身边,默默守护你,不让你受一点点的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17)、直到我了解到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知识的区分,我才发现原因是:熟知与真知的差别。

(18)、这点在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书中,总结出了“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八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的落地应用。

(19)、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20)、“听见”仅仅浮于表面,耳朵正常的人都能做到。

(1)、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从小到大我们无意中忽略掉了大量原本可以发挥巨大价值的道理,锋利的宝剑原本就稀少,好不容易遇到却如此浪费掉实在可惜。

(2)、答案很简单: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复盘!——注意,是自己读书与思考,而不是听书,听其他人的思考哟!

(3)、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几个的对其影响最大的负面特质。这几个特质导致了你许多事情都做不成,你会发现你人生中的许多时刻都是在被这几个负面特质所困扰。这几个负面特质经年累月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他们始终横亘在你的面前,成为你改变的最大阻碍。

(4)、 而我们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恰恰就反映出了心理功能水平的差异。对有些人来说,当他的感觉使得情绪纷繁错杂无法整合时,往往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种状态下,似乎情绪困扰占据了生命的全部,思考的功能被严重的削弱,也就不见了理性的部分。然后ta往往会以别人无法接受的方式付诸行动,从而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5)、那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一下为什么“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他们只是听了但从来没去好好做过。

(6)、一个完全放弃知识,只遵循简单原则的人不会活得太糟糕。

(7)、有些人懂得道理多,但似乎只是应用在与人聊天时的侃侃而谈。并没有真的将这些道理用于生活中。

(8)、人们说自由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背离规则,用自己的最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吗?一定不是的。

(9)、生命的禅意不在一经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态的超脱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

(10)、面对如此繁多的“道理”,不要一次性奢望去听太多,也不要一条条记录太多。

(11)、其实,读书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利益和好处,读书这个行为仅仅意味着:我们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和现实,我们还有精神生活,还有梦想,还有追求,还在奋斗;我们还不满足,还在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12)、你可以把道理随随便便抛诸脑后,就不要抱怨你还没成功,还没有得到幸福。

(13)、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大道理说起来比谁都精准,但却活得不温不火,颇有怀才不遇之味。

(14)、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15)、如果生活中遇到了没有记录但实则可以应用那个道理的场景和问题也请补充记录在笔记本当中

(16)、距离之所以可怕,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把你想念,还是把你忘记。

(17)、编后语:真正的随缘,并非是什么都不做,一味地等着老天安排,而是需全心全力付出,对结果如何却不太在意。所以,随缘是一种洞彻万法的智慧,而非一种消极逃避的心态。人因为热爱生活而更容易被治愈。

(18)、拼命对一个人好,生怕做错一点对方就不喜欢你,这不是爱,而是取悦。分手后觉得更爱对方,没他就活不下去,这不是爱情是不甘心。你拼命工作努力做人,生怕别人会看不起你,这不是要强,而是恐惧。你要知道,很多时候被情绪控制,只敢抓住而不敢放弃,是很累的。

(19)、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说道:“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