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经典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精选74句


走进国学经典手抄报

1、走进国学经典书籍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1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4)、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6)、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为了去升个学校挤破头的冲,因此对于暑假补习这件事情,我们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如果孩子的自学能力足够强,不需要到校外辅导机构去学习。如果孩子的心胸不够宽广,去校外辅导机构学习也是浪费资源,不如不学。如果孩子没有系统的思维工具,去校外辅导机构学习又浪费时间,不如不学。所以,在学科学习上我更希望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希望他在学校里学完了还跑到学校外面去学。孩子的业余兴趣、业余爱好,我们家长无法引导的,可以寻求明师去拜师学习对于孩子来说,肯定也会喜欢上一些爱好的,也会有他们自己的兴趣所在的,因此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需求,会想办法寻找相应的明师去学习。

(7)、...关于弟子规的手抄报素材-弟子规圣人训

(8)、(港口镇)中南小学举办主题为《牵手〈弟子规〉》手抄报比赛

(9)、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0)、《荀子·王制》所记官制,大体可以反映战国后期列国官制的发达程度,但其总共只有七十多个官名,约为《周礼》的五分之而且没有《周礼》那样的六官体系。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3)、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对孔子有了全面的学习和了解,还让他们爱上了优秀的经典古诗词。

(14)、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15)、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16)、1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20)、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走进国学经典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5)、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6)、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7)、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9)、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2)、践行弟子规手抄报优秀作品-百善孝为先_小学生

(13)、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4)、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5)、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7)、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8)、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19)、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0)、国学经典包括以下作品:《易经》、《诗经》、《孟子》、《论语》、《书经》、《六祖坛经》、《道德经》、《金刚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

3、走进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

(1)、《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2)、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我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上学期,孩子们用了一半的时间学习课本,一半的时间在诵读经典,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记诵了接近一百首古诗词,还背下了《笠翁对韵》,因为孩子们背得多了,逐渐从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记诵的一些好的方法。因为记忆速度的提高,对孩子们学习语文课本带来了许多方便,比如以前教学一首古诗,有时二十来个字的诗花一节课居然还有一半孩子背不下来。现在就不一样,每天早上花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孩子们就能记下三首古诗或一百多字左右的古诗文。比如在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我校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和我们孩子比赛,老师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勉强记下来,但我们孩子只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且完成的那么轻松。因为有了一定的记忆方法和速度,孩子们在诵读现代文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孩子们刚刚进入三年级,那天新书一发下来,我随便说说:“看谁能在十分钟之内把课本上的第一课背下来?”那就说明他暑假的背诵任务一定是完成了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放声朗读起来,即使是新的内容,都不需要我范读,他们知道该怎么停顿,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去读,十分钟后,全班五十多个孩子,仅有十个孩子没能完成,而且不能背的内容也就那么一两小段。这充分说明,多诵读国学经典,一定会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3)、关于弟子规的手抄报作品欣赏-学习弟子规_小学生手

(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6)、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7)、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8)、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9)、撰写:谢映慧   图片: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2)、四大名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13)、国学,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对于中国来讲,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究竟有哪些?这个命题范围很大,一般认为是指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

(14)、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战国时期归纳创作而成。

(18)、走近国学,触摸中华文化脉络;相约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精髓。本次手抄报比赛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既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与精深,又品味到了中华文化的优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与圣贤为友,立志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1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0)、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4、走进国学的手抄报

(1)、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2)、现在返回来说国学,也就是国学中的重要部分----儒家学术及文化的重要性。儒家文化是统治了中国人二千多年的正统文化,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国人,是国学中的精粹。国学读起来有些艰涩,理解起来很费脑筋,因为他的载体是文言文,但是他其中优秀的朴素思想,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确实应该得到继承与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虽然有糟粕,比如愚忠于皇帝,但皇帝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用皇帝的“朕即国家”来说,那也是爱国,忠君是糟粕,爱国却是永远对的。他所提倡的和谐,也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当然,我们现在学习儒家文化,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而不是全盘接受,对于国学的其他门类,也应该持此态度。更重要的是,不重视国学教育,中华固有的学术文化将有失传的危险,此话虽然危言耸听,但不无道理。

(3)、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舜还任命夔为典乐,“教稚子”,“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初创期,五帝时代还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时期,或者说属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神守时期,即巫祝文化期。而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才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

(13)、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4)、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