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的含义是精选150句


见微知著比喻什么样的人

1、见微知著形容什么人

(1)、承上启下,使内容连贯,文脉畅通,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2)、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出 处:《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

(3)、原始见终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uán shǐ jiàn zhōng,意思是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4)、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5)、《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微知著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6)、(出自):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7)、成语释义: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8)、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语句富于变化。

(9)、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10)、成语释义: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11)、(司空见惯)的现象(醉人)的香气(反复)的实验(偶然)的机遇

(12)、成语释义: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13)、以不同感官的感受突出事物和景象的特征,巧妙生动。

(14)、示例: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见微知著。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

(15)、成语释义:称量:用秤称,用斗量。用秤、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经过斟酌,恰如其分。

(16)、出处: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17)、解释: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18)、利用谐音、语义关系,便于巧妙含蓄的抒发情感,意味深长。(表层与深层意思挖掘)

(19)、翻译:大凡圣人看到祸福的,也测量端推类,原始见最终。

(20)、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有如直接面对对方倾诉、呼告、告白,可将强感染力,增强抒情效果,便于表达浓烈的感情,真切自然。用于物,有拟人效果。

2、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1)、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答案:乡村的瓦由第三人称变成第二人称,与我进行面对面直接地对话,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3)、解析:蕴涵句中的情感心理(喜悦幸福),含蓄句子的明晓义(托物抒情)

(4)、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解释: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出自: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译文:所以圣人见微知着,看到才知道最终。扩展资料见微知著近义词:原始见终 (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解释: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出自: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译文:大凡圣人看到祸福的,也能根据对事物的初始情况的估量类推事物的发展趋势,看到事物的开端就能预知它的结果。可见一斑 ( kě jiàn yī bān )解释: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译文:这个小伙子也是管中窥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5)、翻译:聪明的人,是智慧的人。只见前面听,不惑于事,见微知着的地方。

(6)、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7)、箕子是朝歌古代名人,其见微知著能力、气节之高为后人称道。

(8)、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9)、食物改变了,将不满足穿着,麻布为衣将不再流行,朝中之人进而会穿绫着缎;穿着改了,下一步将造豪华的车子,建高阔殿宇楼台,追求享乐。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会很快盛行起来。

(10)、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11)、线索往往会在文章的标题、开头、过渡、结尾处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统摄、提挈、凸现作用的句子。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这词语、句子,找准文章的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有的线索单有的明暗并存,有的纵横交叉。

(12)、一天,箕子到帝辛(即后世所称纣王)那里汇报工作,偶然看到帝辛的生活出现了一点小变化,这个细节在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见识非同一般,他见此情景真可谓诚惶诚恐,大惊失色,那这是一个怎样的细节令箕子如此呢?箕子所看到的其实就是帝辛用了一双象牙的筷子,大家都知道象牙的筷子无疑是很奢侈的,但是帝辛作为天下之主,用这样一双筷子不是太正常不过了吗,哪个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原因就在于帝辛早期是非常朴素的。

(13)、题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话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4)、《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一双象牙筷子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15)、品味传神语言(分析人物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把握性格特征与思想情感)

(16)、箕子见微知著联想了很多,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陶土粗制碗具,必将用犀牛角或玉作成杯盘;餐具改变了,食品也会随之改变,盛的不可能是豆菽青菜,肯定会进一步升级到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将成盘中之物。

(17)、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18)、(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19)、答案: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0)、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3~10段分写:5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时所见所感;6~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3、见微知著是性格吗

(1)、答案:①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增强韵律节奏感,旋律优美;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跌宕起伏,便于抒情。

(3)、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4)、成语释义: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5)、上文选段出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叶永烈,这是一篇议论文。

(6)、以后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充耳不闻,我行我素,骄傲恣肆,专横拨扈,使箕子非常失望。他装疯卖傻,以避迫害,但仍被纣王囚禁。正如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就被周武王所灭。

(7)、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8)、成语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9)、 不遗寸长( bù yí cùn cháng )

(10)、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另一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11)、明确表达特色(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运用,修辞使用)

(12)、例句: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13)、先扬后抑(为抑先扬)、先抑后扬(为扬先抑),常常与反衬并用。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1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15)、成语释义: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16)、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客观(眼前物象、景象)为实,主观(寄寓物象景象中的思想感情)为虚。“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未来之境。    

(17)、成语释义:丁宁:嘱咐,告诫;周至:周到,细致。再三细致地嘱咐。形容办事谨慎周到。

(18)、(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9)、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以引起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淡枯燥和结构的单调呆板。

(20)、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4、见微知著的人是什么人

(1)、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通俗、化平淡为生动、突出事物或景象的特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2)、示例:以酗酒狎妓之微嫌,遂没其困苦艰难之功业,清朝之赏罚不均,可见一斑。 《清朝野史大观》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

(4)、(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5)、人称使用题答题格式:使用了什么人称+人称特点+表达效果

(6)、释义: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7)、联系时代背景(现实背景、时代背景,以小见大,把握情感)

(8)、(出自):韩非子·战国《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9)、详写部分具体详尽,略写部分简要概括。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作用是重点突出,线索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10)、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用对偶,句子整齐,表义凝练,抒情酣畅。

(11)、文章结尾时显示中心,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总结全文,强化主旨,使结构完整,水到渠成,收束刚劲有力,起强调作用。

(12)、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后人称他为殷纣王。年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但到了统治后期,开始腐败。

(13)、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4)、突转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掀起叙述的波澜,使情节起伏跌宕,加强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

(15)、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使情节具有合理性。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娓娓道来,层层铺垫,步步发展,引人入胜,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

(16)、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物的形象状态,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17)、 伯乐相马( bó lè xiàng mǎ )

(18)、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19)、解析:前因后果的关联义,形象语句的本义(空谷足音:孤独而清晰的脚步声)。

(20)、叙述亲切自然,事件有如作者亲历,真实可信,便于直接表达自己人的思想情感和褒贬态度。

5、见微知著的人怎么样

(1)、(译文):圣人见到微以了解萌芽,看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末,所以看见象牙筷子而害怕,知道天下不值得的。

(2)、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

(3)、先抑后扬:现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的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以突出强调事物(人物)的特征。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4)、奥地利医生在儿子睡觉时,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于是他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在做梦的结论。

(5)、谋篇布局题答题格式:结构方式+具体分析+作用效果

(6)、(年终汇编)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及语言风格等,18篇,都是干货!

(7)、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8)、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9)、句子作用题答题格式:内容+主旨+结构+表达效果

(10)、(解释):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11)、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12)、铺陈叙事为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为兴,在兴中又兼有比喻手法为“比兴”

(13)、用法: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赅全。

(14)、答案: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成语释义: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16)、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可见一斑。”

(17)、(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8)、果然过了没多久,纣王沉迷享乐,不理政事,被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最终兵败自杀。

(19)、联想: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设想,创造出新的景象的思维过程。联想、想象都称为“虚”写。

(20)、答案: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1)、见时知几 ( jiàn shí zhī jǐ )解释: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译文:监军的办法在于坚持牢,而不是看到当时知道多少的演变。

(2)、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3)、(年终汇编)文言文阅读全套20篇,涉及文识、实词、虚词、句式(收藏)

(4)、农民工是城市建造者,是祖国(建设)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5)、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6)、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7)、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

(8)、解析:注意形象语句的本义(比喻)蕴涵句中的情感心理(突然:反差和惊喜)

(9)、以偏赅全,拼音yǐ piān gāi quán,意思是提出的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的特点,能包含具有相同属性的若干事物的特点。即这里的“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10)、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11)、线索,往往是指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脉络。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实际的物件,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12)、先扬后抑(为扬先抑)先抑后扬(为扬先抑),常常与反衬并用。

(13)、二个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紫罗兰遇酸变色  发明酸碱试纸

(14)、(年终汇编)手札版作文教程及各式素材,共73篇,够用三年!

(15)、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16)、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17)、题17: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8)、后来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朝歌出现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如此的昏庸残暴,难怪最后会被西周所灭。

(19)、景物描写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20)、鲁滨孙在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勇于面对,仿佛所有一切都不能(磨灭)他坚强的意志。

(1)、蚯(蚯蚓)搜(搜索)价(价格)国(国家)贯(贯通)

(2)、两相对照,特征各异,反差强烈,立场清楚,态度鲜明,爱憎褒贬强烈。

(3)、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4)、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5)、(出自):吴家国·现代《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6)、“?”指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好处: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白话译文:深山里的僧人不知道怎样计算日历,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8)、(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和诗人。

(9)、色彩词丰富,画面感强。明丽的色彩可以渲染传达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10)、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11)、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太师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12)、名次与名次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直接拼合,省略连接词语,剪辑组合,巧妙构成画面,营造独特意境。

(13)、词语句子理解题答题格式:本义+具体含义+深层含义+分析解释

(14)、有一天,纣王长夜饮晏,不理朝政,竟忘了日期,询问左右,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徒弟说:“君主忘日则天下忘日,不是好兆头,商之天下到了危险关头。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我也极其危险”。令徒弟告诉来者:“太师醉了也不知道”。

(15)、将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和情感,使事物特色鲜明,更加别致而富有情韵,生动形象,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16)、形象语句的本义,含蓄句子的明晓义,双关句子的深层义

(17)、示例1:2008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

(18)、重视议论抒情(它能揭示主题,表明观点和态度)

(19)、成语释义: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20)、答案: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1)、结合具体环境(塑造氛围,体现情感,把握人物,上下照应,深化主题)

(2)、答案: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3)、使事物、景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强调某一特点,寄托浓烈情感,使想象奇特、浪漫、奔放。

(4)、敏感—(敏锐)实验—(试验)机遇—(机会)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5)、解析:注意前因后果的关联义(感受变化的原由:文化意义);蕴涵句中的情感心理。(亲近温暖的感觉)

(6)、抓住看似平凡琐碎的微小细节、生活小事来叙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准确、传神,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7)、是一则汉语成语,“一叶知秋”本义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后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8)、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点”,可以着眼具体细节,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突出广泛的社会、人生意义。

(9)、含借用、化用,突出特点;增强文化渊源所带来的意味,扩开背景和深度;使语言生动传神(比如引用口语);便于巧妙含蓄委婉地抒发情感(典故等)。

(10)、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把箕子这种联想,说成“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