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唯心主义言论精选130句


王阳明唯心主义名言

1、王阳明唯心主义者

(1)、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2)、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3)、王阳明学到“格物致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早晚就能格万物,然后从中悟出大道。王阳明认为有理,就和朋友一起从竹子“格”了起来。朋友们“格”了几日,纷纷晕倒。王阳明认为是他们太菜,自己比他们能坚持,多坚持几日一定能“格”出点儿什么。结果几天后王阳明还是晕倒了。

(4)、 王阳明曾言:“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意思是说,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5)、 苏格拉底也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站在时间的维度看人生,人生是一条由时间组成的单行线,曲曲折折,蜿蜒盘旋,其轨迹杂乱无章,但不会有任何一个点相同、重合、交叉。

(6)、你看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循环,是不是边干边学,从干中学,从学中干?

(7)、▶哲学意义:王阳明认为心,亦即实质上的人的主观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以至草木瓦石都是“人心一点灵明”的体现,心之外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义、唯我论。

(8)、知行合一是王学中最有价值,也最为现实的部分,应该拿过来。

(9)、在这个背景下,就好理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这里的“知”就相当于是刚才说的上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分割了就没有意义了。这和马克思主义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有点相似,但本质上他们不是在一个维度说事。王阳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才强调行动、强调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10)、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11)、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12)、一个人被后代推崇到历史的高度,后人们应当学习他,学习他的高尚的情操,为人处事的楷模。

(13)、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14)、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15)、这里只是简单地对王学的三个基本内容做了一下归拢,让题主有个了解。

(16)、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观点”

(17)、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何清除心中的杂草。他回答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18)、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19)、如此盛况,以至于作者在书中感慨,这些接待都是帝王才有的规格,朝中权贵羡慕都羡慕不来。阳明心学发展不过十几年,却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信众,原因就是它简易灵动易接受,即便是贩夫走卒也很容易成为王阳明心学的门徒。

(20)、“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2、王阳明唯心主义言论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2)、(解读) 内心要谦虚不自满,胸怀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 。《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3)、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王阳明是非常好学的,而且不是那种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他喜欢实际有用的学问。也喜欢用实践来检验学到的成果,比如大家熟知的,格竹子晕倒的事情。

(4)、心即理,这个思想的来历。最初是为了反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动则以“圣人之言”自居,强迫大家按圣人的话去做,而放弃自己的思考。程朱理学把“理”的地位抬高到“高于一切”的地步,必须遵守,不容置疑。这严重地阻碍了当时知识界的思想发展。

(5)、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6)、(解读) 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虚心接受并改过。人都会犯错,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7)、这个事件对王阳明本身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他学会了任何学问都要去实践中去检验,经得起检验的才是真学问。日后,这种想法发展成王阳明心学重要的一个内容“知行合一”。学中干,干中学;这个理念是非常非常有用的理念,是王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这部分理念传到日本,发展成“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等管理学内容。在最近几年,创业界推崇“精益创业",也是从精益管理发展而来。不用说,实际是拜王学所赐。

(8)、我崇拜他犹恐不及,那里敢评议历代伟人,名流遵崇的先辈呢。

(9)、你的问题,令我万分慌恐。先辈的对与错,褒与贬,我那里有那份能耐去评议呢。

(10)、2021放假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11)、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王阳明是非常好学的,而且不是那种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他喜欢实际有用的学问。也喜欢用实践来检验学到的成果,比如大家熟知的,格竹子晕倒的事情。

(12)、从儒家思想的整体上来讲,我同样把孔子、孟子都看作是儒家思想传统当中的一个传递者。当然,通常都说孔子是儒家的创立者,我一般也并不反对。但问题是,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如果我们往前看,那么在儒家思想当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礼乐文明,却的的确确是在周代形成的。孔子说“吾从周”,就表明他是周代礼乐文明制度的信奉者,是礼乐文明精神的体现者,是在一个特定时代当中这一文明精神的阐述者、传递者。传述之功其实很伟大,正是在传述当中,我们才形成“传统”。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15)、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16)、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17)、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18)、王阳明名言三:“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9)、我们将这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来解读,前面为大家分享了:

(20)、第三部分: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王阳明如何将“心学”发扬光大。

3、王阳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1)、(解读) 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王阳明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发明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

(2)、问: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用现代的话来说,教人关注内心、关注自我,那这个跟个人主义有没有关系?如何防止我们走入误区?

(3)、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

(4)、(解读)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5)、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6)、王阳明名言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

(8)、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事物,如果我心中产生一个孝顺父母的念头,那么孝顺父母便是一件事物。所以心念一起事物便生起

(9)、“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

(10)、王弼“以无为本”的思想与《老子》“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老子》“有生于无”所讲的是过程,指万物生生不已的因果之链。万物都产生于道,不复归于道,以至无穷,王弼“以无为本”所讨论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个别事物都有局限性,只有“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永恒的。

(11)、中国自身的文化是在历史的传递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吸纳新因素而自我更新的。但是并不是说它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就历史来讲,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实际上就对儒学造成了强力挑战。

(12)、什么是“致良知”?这个思想也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哪怕是罪大恶极的罪犯。比如当年他在庐陵当县令的时候,抓到了一个大盗,王阳明审问他,大盗说:“要杀要剐随便!”王阳明说:“今天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可以脱。”王阳明又说:“天气这么热,你干脆把内裤也脱了?”大盗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

(13)、“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14)、中国近代的大思想家,都注重实践,比如伟人写的《实践论》,邓公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都有从王学的知行合一继承的影子。

(15)、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当你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并没有与我发生关系,这篇文章的观点对错,你是不知道的。但是当你看到文章时,不管你是否认同观点,但是我们之间都间接的发生了关系。但是并不是说,因为你没看到文章,你就存在。不管这篇文章你看到没有,你都活蹦乱跳的好好的在那里。王阳明描述的只是心与物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否定物质第一性。这其实也是东西方哲学文化的差异。

(16)、认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假外求。

(17)、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18)、心即理,没有被私欲迷惑的心,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强加一点一滴。以这颗纯洁无私的心去做任何事都是天理,事父便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治民则仁。所以只要在心上修习,去私欲、存天理就行了。

(19)、问:目前阳明心学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也存在一类趋向心灵鸡汤化的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或者是带着功利的目的来研究阳明心学,您对这样的情况怎么看?

(20)、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每一个人的感性认识,更贴近现实生活,远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条更有人情味。

4、王阳明唯心思想

(1)、王阳明学到“格物致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早晚就能格万物,然后从中悟出大道。王阳明认为有理,就和朋友一起从竹子“格”了起来。朋友们“格”了几日,纷纷晕倒。王阳明认为是他们太菜,自己比他们能坚持,多坚持几日一定能“格”出点儿什么。结果几天后王阳明还是晕倒了。

(2)、我崇拜他的学问,崇拜他的思想,崇拜他的道德情操。

(3)、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4)、”(《传习录》)他认为“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而且“人人之所同具”,故“致良知”具有普遍的意义。

(5)、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6)、▶哲学意义:这句话中“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无,而这种“无”的本体,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王弼把这种精神看作是万物特别是人生的归宿,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7)、我站在一个小土包上,如何能评论伟岸的山峰,它的高低长短。

(8)、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是和朱熹完全相反的,朱熹的认识论,是断定人原本是一无所知的,内心一开始是空的,人要成长,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东西搬进内心,没有的东西要一个个搬进来,最终使得自己成为圣人,这个“搬进来”就相当于是无中生有,这多难啊,这办法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实验,亲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格出什么东西。王阳明的思想是,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东西,只要去伪存真,只要通过实践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那最终就能成为圣人,这样一来,通往圣人的道路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9)、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0)、章太炎有言:“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11)、(解读) 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能够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12)、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儒家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时称新儒学。

(13)、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14)、比如镜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事物的,但是蒙上了灰尘,照不出来,那你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来了,这是不是比朱熹没有镜子硬生生去造一个镜子出来容易的多?比如人们走远路,很累了,问目的地快到了吗?回答不远了,就在前面,人们的信心就来了;如果说还有很远很远,人们马上就气馁了,路实际上还是那么多路,没有减少。这是一样的道理。但王阳明的办法,能让普罗大众感觉通往圣贤的路比之前容易了,减少了人们的畏难情绪。但实际上是什么呢?不管是朱熹的搬进来的办法还是王阳明的激活的办法,其实都是搬运工,是很累很辛苦的事,在实际上不好比较谁更难谁更容易。所以中国迄今只有两个半圣人。但是从立志、从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阳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想空间。所以,近代以来,王阳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

(15)、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熹

(16)、阿尔贝·加缪(1913年-1960年),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存在主义文学领军人物,“荒诞哲学”的代表。他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被成为“年轻一代的良心”,如今,半个多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缪著作及其思想的重要性。

(17)、中国近代的大思想家,都注重实践,比如伟人写的《实践论》,邓公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都有从王学的知行合一继承的影子。

(18)、诗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的传说为据,表示要使自己象菩提树、明镜台那样洁净,一尘不染。当时有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后,很不满意,于是在旁边又写了四句:

(19)、蒋介石曾说过:“王阳明的眼光,超过他同时代的一切读书人。”“王阳明哲学是非常之有价值的。”“我们要革命、要救国,就必须奉行阳明学说。”

(20)、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道教四大真人之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5、王阳明心学唯心主义

(1)、愿您在今日头条有精彩的论文发表,弟当如饥似渴地向您学习。

(2)、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3)、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4)、有一次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它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7)、比如西方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都是经典的唯心主义名言。同时,由于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王阳明也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什么又是主观唯心主义呢?

(8)、现在很多人还是这个样子呢。网上的喷子愤青基本都是这种,只有自己想出来的是道理,不看实际情况,更不会顾忌别人。

(9)、这里只是简单地对王学的三个基本内容做了一下归拢,让题主有个了解。

(10)、伟大人物毛泽东认为:“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

(11)、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你要做的,不过是承认过去,拥抱未来。

(12)、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13)、许多伟人,要等到死后才会被世人拥戴,可王守仁不一样,他在世那会儿,就已经是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身为一个读书人,会打仗,会搞关系,人缘好,这些都归功于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

(14)、(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5)、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16)、良知是心之本体,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 回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老和尚说,我早就把她放在岸边了,你却还背在心里。

(19)、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本意是让大家追寻内心的理性,自己发现的理,才是真的理,抛弃在书本中学到的,经过程朱等人加工过的所谓“圣人之道”。

(20)、现在有这样一句话:股聚未必人聚,人聚则必股聚;散得巧妙,散得艺术,散得众人心服;方能众心合方能企业强而事业久!

(1)、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2)、王阳明是书香门第,他的老爸就是状元,他一家人都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也能成为一个状元。没想到王阳明自己的志向更高,他要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已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4)、(解读) 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自己的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阳明先生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6)、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8)、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9)、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反映的是唯心主义思想。重点想要表达“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也即意识决定物质。花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当看见花时就感觉到了花,那么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那么花就不存在。

(10)、《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1)、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本意是让大家追寻内心的理性,自己发现的理,才是真的理,抛弃在书本中学到的,经过程朱等人加工过的所谓“圣人之道”。

(12)、▶哲学意义:属于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3)、(解读)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14)、从这个意思上面来讲,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宋代以来整个新儒学思想体系当中的一种形态。我们通常讲“程朱、陆王”之辨,好像要把他们对立起来,其实是不对的。尽管他们的思想各有不同,但正是代表了对先秦儒学重新建构的不同方式,就他们自己的思想而言,都能自成体系,因此对立的想法我个人觉得是不可取的。既要真正了解他们之间的“同”,更要真正理解他们之间的“异”,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领会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要义。

(1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16)、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论自然》

(17)、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

(18)、该群为纯学习群,群规严格,只能由管理员老师发布信息,其他任何人不能发布信息,目的是创造一个绝对纯净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出一批通达圆融了解中华圣贤智慧的家人,为传统文化的长续发展集聚力量!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20)、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 王阳明也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2)、蒋介石是王阳明铁杆脑残粉。最初他叫蒋志清,看到王阳明名言“大中至正”四字特兴奋,于是改名蒋中正。

(3)、(解读) 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4)、真正的悲剧不是产生在善恶之间,而是出自两难之间,是两种合理性的碰撞。

(5)、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6)、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阳明南下广西的路上,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接待。在江西广信,他的弟子蜂拥而至,就连远在贵州的信仰者都跑来向他求教心学大义,由于弟子太多,有些人还见不上王阳明的面;到了当年平定宁王的南浦,曾受他恩惠被解救出水火的老百姓也都簇拥着他,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只因百姓们想看一眼他们的人生导师;到了南昌城,前来的百姓近乎疯狂,未经当地政府同意,就自发地带着水果和刚出炉的主食,出城列队迎接王阳明。

(7)、言论是自由的,自由的言论,犹如百花园里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国家提倡的文艺形式。

(8)、我们可以从王阳明用兵如神的事迹看到,他对付江西土匪、广西民乱和宁王朱宸濠造反没有一次失败,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订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理念。

(9)、心即理,这个思想的来历。最初是为了反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动则以“圣人之言”自居,强迫大家按圣人的话去做,而放弃自己的思考。程朱理学把“理”的地位抬高到“高于一切”的地步,必须遵守,不容置疑。这严重地阻碍了当时知识界的思想发展。

(10)、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指某主体的心灵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一切有真正科学头脑的人和一切的哲学都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存在,否则就不能算是哲学,“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是第二性的东西”这一个哲学上最根本的唯物主义原理。